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多文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竞争与银行业稳定性:一个基于文献的梳理

竞争与银行业稳定性:一个基于文献的梳理

摘 要:银行业竞争程度与稳定性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理论热点。本文基于对既有文献的梳理讨论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一是竞争性测度指标,强调非结构性指标;二是竞争与稳定相关性,总结出5种关系;三是基于Beck(2008)对相关实证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延伸分析。

关键词:银行;竞争;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8-0032-05

一、银行竞争水平的测度

(一)集中度与竞争度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遵循结构—行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认为高市场集中度通常与高市场垄断程度、低竞争程度一致。这种观点同样影响了早期对银行业集中度、竞争与稳定性关系的研究。在早期研究中,集中度与竞争程度被作为一个变量来考察。

集中度可能影响竞争,银行规模的扩大将会对银行稳定产生极大的影响(Bikker, 2004)。但对于银行集中度与银行竞争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却分别给出了不同结论。Bikker & Haaf (2002)基于23个国家的银行数据,通过对各种集中度指数和H统计量的回归分析发现,集中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竞争度。Angelini & Cetorelli(2003)对意大利银行部门的分析得到同样的结论,提出勒纳指数(竞争指标)和Hirschman-Herfindahl指数(集中度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此相反的是,Claessens & Laeven(2004)利用一个由50个国家构成的样本,分别使用4个不同的模型来计算H统计量,结果表明集中度和竞争程度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类似的,Cetorelli(1999)基于意大利银行业的数据指出,银行间的并购活动能够打破共谋,从而恢复市场竞争。Claessens & Laeven(2004)提出,集中度可能是竞争程度的一个弱指标。同样,Staikouras & Koutsomanoli-Fillipaki(2006)基于Panzar & Rosse(1987),使用H统计量,发现欧洲国家在1998-2002年间经历了银行竞争程度的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其银行体系的集中度水平却非常高。Carbo et al. (2009) 对欧洲银行部门的研究表明,市场结构的测度指标和竞争程度测度指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集中度不是测度竞争的充分指标、不能取代竞争程度的测度。他们的结论印证了Cetorelli(1999)的判断:对集中度测度的增加严重误导了关于行使市场力量的推论。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数量和集中度并不能有效反映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集中度高并不一定导致竞争程度下降。因此,在度量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状况时,结构性指标(市场份额、集中度、Hirschman-Herfindahl指数等)局限性较大,采用非结构性指标(寡头垄断的猜测变化,H统计量,勒纳指数(Lerner index),边际利息收入/总资产(NTMTA),资产收益率(ROA)等)更加合理。

(二)非结构性指标

1.边际利息收入/总资产(NTMTA)。

边际利息收入/总资产(NTMTA)是排除了银行资产大小影响的银行存贷利息差。银行存贷利息差越小,表明银行间的竞争程度越大。

2.勒纳指数(Lerner index)。

勒纳指数 L =(价格—边际成本)/价格,它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相对偏差。直接反映因垄断造成的价格扭曲和效率损失:L越大,市场价格扭曲越严重,因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也越大,也意味着该企业市场力量越大,相应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

3.资产收益率(ROA)。

资产收益率(ROA)等于银行净利润/总资产。这是一个盈利指标,反映了银行所有业务的收入情况,而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贷款和持有证券资产。

4.寡头垄断的猜测变化。

Iwata(1974)的模型度量了寡头垄断银行业的猜测变化值,即企业对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定价、产量等策略变化的反应。该理论来源于竞争寡头垄断中的战略反应,被称为“猜测变化”(conjectural variations)。在集中度较高、主要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博弈主体对自己的价格和产量的确定是基于对对方价格和产量猜测的基础之上的。决定竞争程度的不是市场的结构,而是企业的战略反应。这种方法应用于银行业研究较少。

5.H统计量。

Panzar & Rosse (1987)提出用H统计量来衡量竞争性质和强度。

其中,R*i表示在长期均衡下,银行i的收入;wi是由m个投入要素价格组成的向量。显然,H统计量是银行的总收入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弹性之和。当然,对于银行产出和投入的界定,可以有不同的界定。最常用的是Sealey & Lindley(1977)的界定,银行的产出是总的贷款和证券,投入要素是存款、劳动力和资本金。

H统计量可以理解为一个度量竞争强度的连续指标,介于0到1之间,H统计量值越大说明竞争强度越大:H=1表明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H=0表明市场为垄断或共谋的寡头垄断市场;0<H<1则表明市场为垄断竞争市场。Bikker & Haaf(2002)指出,如果假设不同规模银行市场和不同国家之间,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同,可以用H统计量比较不同规模银行市场和国家之间银行业的竞争强度。

H统计量由简化的收入方程回归得出。虽然不同的文献在建模收入方程时选取的变量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的思路都是将收入对三种投入要素(存款、劳动力、资本金)的价格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得到的收入对三种投入要素价格的弹性系数之和即为H统计量的值。

(三)非结构性指标评价

非结构分析不观测市场的结构,而是用统计量直接度量市场的竞争强度(Carbo et al. 2009)。其基本假定是,除了市场结构、集中度外,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竞争行为,例如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即市场的可竞争性(Rosse & Panzar,1977;Baumol et al.,1982;Panzer & Rosse,1987;Bresnahan,1989)。因此,即使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如果市场进入壁垒不高,现有银行受到新进入者的威胁也不会利用其市场力量索要更高价格。这种方法相对于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界定市场的地理范围,因为非结构性指标度量的竞争行为本身就足以体现银行的市场力量,它衡量的是银行面临的总的竞争强度,不区分国内和国外市场。目前在国外研究银行业竞争的文献中,H统计量的运用最为普遍,其次是勒纳指数。

然而文献指出,这两个测量指标也都有其不足之处,H统计量计量了银行的竞争行为,但是在银行的成本函数上强加了某些限制性假设。具体来说,在完全竞争下,增加输入价格将导致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同时变化,但在不完全竞争下则不是这样。只有在市场是均衡的条件下,由利润最大化条件所得到的这一测度方法的推论才是有效的。Claessens & Laeven (2004) 、Bikker & Spierdijk (2007)的调查结果表明,H统计量的的估计结果有很大差异。同样,勒纳指数通过考虑边际成本率和价格之间的比率来表示银行市场力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是正确的,但是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却会产生分歧。

二、竞争与稳定关系研究

(一)竞争脆弱性假说

1.竞争、执照价值与稳定性。

“执照价值”(“特许权价值”)是指银行预期从市场保护、名誉、规模经济和在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优势中赚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它代表了银行破产的机会成本(Beck,2008)。执照价值理论认为,银行执照价值给予银行努力监督贷款和管理风险的激励,对于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具有正面作用。而银行市场的开放导致银行竞争更加激烈,在利润空间压缩的同时,银行执照价值降低,银行风险偏好随之上升,从而导致单个银行和银行系统的不稳定。

关于执照价值理论,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作了分析。

Keeley(1990)较早用模型方法分析银行竞争与银行风险关系。他将代理成本的概念引入银行风险行为的分析,提出了简化的代理成本模型。在Keeley(1990)框架下,投资决策者作为代理人可以享受资产收益上升的全部好处,却对资产收益下跌只承担有限责任。由此产生债务的代理成本——债务融资导致作为股东利益代理人的管理层更高的风险偏好。他们指出,银行利润和特许权价值随着竞争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这激励银行更加倾向于从事高风险业务。而存款保险制度加剧了银行过度冒险的道德风险,从而加剧了银行的不稳定。

Allen & Gale(2000)在Keeley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即便不存在存款保险制度,许可证价值本身也可以解释竞争加剧条件下银行更多承担风险的行为。在他们的模型中,竞争加剧使每家银行对资金市场的控制力减弱,在均衡状态下,银行的利润收敛于零,因此只要还能获得正利润,银行会有非常强的激励去承担风险。

2.竞争、授信行为与稳定性。

银行的授信行为会影响其资产质量,进而也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Petersen & Rajan(1995)认为具有垄断性的市场中,在位银行更愿意从事关系型贷款,希望从与新成立企业建立的长期信贷关系中获得长远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银行的稳定。但一旦市场竞争加剧,银行因为所获取的借款人属性信息租金价值降低,就会转向“交易型贷款”,仅根据可观察信息对借款人进行“保持距离”的授信。

Broeker(1990)指出在甄选技术不完善情况下银行数量的增加会恶化银行信贷的逆向选择问题。随着市场上银行数量的增加,贷款竞争加剧可能降低银行的甄选动机,低品质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幅提高。贷款数量增加的同时贷款质量却随之下降。

甄别是有成本的,于是对借款人质量进行甄别的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意味着一个最优甄别水平的存在。Cetorelli & peretto(2000)表明,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观察竞争对手是否对某个借款人授信,通过“搭便车”来判断某些借款人的质量。银行的最优战略是一个对哪一部分和多大比例借款人进行甄别,对哪一部分和多大比例借款人以“搭便车”方式来判断其质量的决策。银行“搭便车”的动机和银行数量负相关,随着银行数量的减少,银行甄别激励会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提高银行稳定性。Riordan(1993)、Cao & Shi(2001)都表明,贷款竞争越激烈,银行可能获得的关于借款人质量的噪声信息就越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赢家倒霉”的外部性愈发增强,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威胁更大。

银行对贷款企业的监督程度,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Caminal & Matutes(1997,2002)指出一个垄断性银行会比一个竞争性银行更倾向于利用监督而不是信贷配给的办法来处理借款者的道德风险问题。Coritz & Heitfield(1999)提出重叠道德风险问题。在借款人道德风险较高而银行道德风险有限的贷款市场上,拥有市场力量的银行索取的贷款利率比竞争性的银行要低,且监督动机较高,更有利于银行稳定。

3.竞争、危机传染与稳定性。

银行竞争和市场结构还通过危机传染机制来影响银行系统的稳定性。Allen & Gale(2000)建立了一个以银行同业市场为传染渠道的危机传染模型,该模型证明,当大规模的银行支付危机发生时,危机传染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同业市场上每家银行相互之间建立完全关联关系的程度:发生危机传染时,如果市场上银行间关联度高,即每家银行都与其它银行建立同业拆借关系,危机对任何一家银行的冲击就越小,整个系统稳定性就越高;如果银行间关联度低,则当一个区域爆发的危机扩散到邻近区域时,其溢出效应会增强,危机更容易进一步扩散,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就越低。由于在现实世界中,市场上存在银行数量较少时,同业市场高关联度才更容易实现,因此,从防止危机传染的角度来看,Allen & Gale模型表明,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银行的稳定。

Saez & Shi(2004)指出只有市场上银行的数量有限时,当一家银行爆发支付危机时,其他银行才会采取战略性行动,帮助问题银行解决临时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防止危机的蔓延。

(二)竞争稳定性假说

Boyd & Runkle(1993)、Mishkin(1999)认为相对于分散的市场结构,在集中的市场中,银行的数量较少,规模也较大,政策制定者将更加关心这些规模较大的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集中的银行系统往往能通过政府隐含的“‘太大’或者‘太重要’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政策而获得较大的补贴,补贴越多反而加强了银行冒险的动机,从而导致银行系统的更加不稳定。

Caminal & Matutes(2002)指出,银行竞争程度的下降可能导致银行信贷配给的减少和贷款的增加,如果贷款遭受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银行的脆弱性将增加。

Boyd & De Nicoló (2003)则认为,市场力量在提高银行利润的同时增加了银行稳定性这一传统观点,忽视了银行市场力量对企业行为的潜在影响。作为对特许权价值的重要挑战,Boyd & De Nicoló (BDN, 2005)发展了由Allen & Gale(2000)提出的模型,在此模型中,无论是在贷款市场还是在存款市场上力量的增强都会转换为向借款者索取的更高的贷款利率。在正如Stiglitz & Weiss(1981)道德风险的环境中,面临更高利率的企业将会选择增加他们投资项目的风险,实际上这将导致更多的问题贷款和银行更高的破产率。他们发现在竞争和银行风险之间存在着一种单调递减的关系,即,随着银行数量和竞争的增加,银行的风险水平会下降。但是,他们同时指出在法制环境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具有集中度且竞争程度高(用准入和行为管制限制少表示)的银行体系爆发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较低。

此外,主张“竞争稳定性”的观点从监管角度出发,认为银行的规模与其复杂度正相关,大银行比小银行更加难以监管。随着银行的合并,银行越来越多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这也导致对银行的监管更加复杂。那种集中的银行系统比分散的银行系统更容易监管的观点是错误的。而且,拥有大银行的集中的银行系统也能够增加危机传染的风险,导致银行系统更加脆弱。

(三)竞争稳定U型相关假说

显然,执照价值理论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而Boyd & De Nicoló(2005)却证明了竞争稳定性假说。在最近的文献中,Martínez-Miera & Repullo(2007)提出了一种方法来调和特许权价值和BDN模型中的观点。他们表明,如果在公司中存在一种不完全的协相关,前面提到的单调关系会变为U型的关系。在这一假设下,风险变化的效果会抵消能够支付更高利率公司所提供的较高边际收益的效果。在公司间破产相关度和风险改变度一定的情况下,最初当银行数量增加时,风险会下降。但是,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风险最终会增加。

如果这一结果具有普遍意义的话,这将意味着一个适度竞争规模的存在。

(四)竞争稳定无关假说

在经典的Diamond & Dybvig(1983)等文献中,银行挤兑的发生可能仅仅源于存款者期望值的无合理解释的变化,即所谓“太阳黑子(sunspot)”假说。基于此,Matutes & Vives(1996)指出,在任何市场结构中都有可能发生银行系统的不稳定。

Koskela & Stenbacka(2000)利用一个平均移动的投资技术模型得出结论,认为没有必要在竞争和稳定性之间做出平衡。他们指出,允许贷款市场的竞争降低了贷款利率,并引发更高的投资,同时增加了平衡借款人的违约率。

Shy & Stenbacka(2004)认为,在面对十足的风险厌恶者时,无论有没有遭受竞争的威胁,银行宁愿放弃期望收益较高的高风险组合,而更偏好期望收益较低的低风险组合。因此,银行的冒险动机并不会随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五)竞争稳定背景依赖假说

一些研究似乎表明,银行业竞争和稳定性之间既非完全无关,也不存在唯一稳定的相关关系。不同背景条件下,两者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Allen & Gale(2004)认为,竞争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仅仅考虑竞争和稳定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不恰当的。在他们的模型中,不同的背景假设得出了关于竞争与稳定性关系的不同结论:1)在完美市场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可以推动社会最佳水平的实现;2)在存款保险制度下,或者由于规模报酬致使银行存款竞争加剧时,竞争却会削弱银行的稳定性;3)银行间同业市场的结构也是影响竞争与稳定性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完全竞争的银行同业市场下,小的流动性冲击产生的危机传染机制能够迫使所有银行倒闭。

在Boyd et al.(2004)中,竞争程度之外,货币政策也是一个影响银行稳定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他们认为,存在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率的阈值:在这一阈值之下,垄断的银行系统更加脆弱,而在这一阈值之上,更具竞争性的银行系统更加脆弱。

(六)实证结果

关于竞争与银行业稳定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这些研究既有对单一国家的国别研究也有跨国研究。而且,多篇文献对此都进行了详细的综述。Beck(2008)将相关实证研究按照银行层面研究和跨国研究两部分予以归纳。实证研究无法就竞争程度与银行稳定性得出一致明确的结论。但表明,对银行市场结构和稳定性之间关系的测试和对竞争度和稳定性之间关系的测试并不一定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清晰表明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度之间的差异。更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少的竞争。

许多文献利用跨国数据来评价不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总体而言,跨国研究的实证证据大多指出了银行竞争和稳定性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关于集中度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这也强调了银行市场结构的测度——集中度指标——是对银行竞争的不完全测度。更高的集中度可能通过缺乏竞争以外的渠道导致更高的稳定性,比如改进风险分散。Beck(2008)更信赖由跨国研究得出的明显的结论,并认为由具体国家的银行层面的研究所得出的模棱两可的结论可能是因为没有排除监管体制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三、结论

越来越多的文献强调竞争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实证层面意味着集中度指标与竞争性指标的区别应用。在政策层面,强调竞争与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具有深刻启示意义:较高集中度和大银行的存在不必然意味着较低的竞争性;旨在提高竞争的政策也不应将降低市场集中度甚至是限制大银行规模发展作为操作方向。

对于竞争与银行稳定性的关系没有一致结论。这和银行发展阶段、经济背景等诸多因素直接相关。因此,通过限制银行业竞争追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政策得不到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支撑。

另外,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金融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所追求的唯一目标。高效的金融系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效率目标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稳定性目标。退一步考虑,即使竞争和稳定性之间的的确存在互为消长的权衡关系,那么,在促进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危机之间同样会存在一个权衡关系。很多时候,具有竞争程度高但不稳定的银行系统的国家比具有竞争程度低但更加稳定的银行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Ranciere, Tornell & Westermann,2006,2008)。在放松金融管制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正效用大于发生金融危机风险的负效用的区间,即使竞争脆弱性假说成立,促进银行业竞争仍然是正收益选项。

参考文献:

1.Angelini P, Cetorelli N (2003) The effects of regulatory reform on 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5:663-684.

2.Allen F, D.Gale (2000) Financial Contagion. Journal of Polotical Economy 108,1-33.

3.Allen F, Gale D (2004)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6(3):453–480.

4.Bikker J A (2004)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in a unified European banking market. Edward Elgar, Cheltenham.

5.Carbo S, Humphrey D, Maudos J, Molyneux P (2009)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of competition and pricing power in European bank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8:115-134.

6.Keeley M (1990) . Deposit Insurance, Risk 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1183-1200.

7.Koskela E, Stenbacka R (2000) 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bank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4:1853-1873.

(责任编辑钟辉)

多文范文网 https://www.zzhangzheng.com

Copyright © 2009-2022 . 多文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0902858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