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多文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鉴于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课题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校对历史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大量重复,不仅课程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在“初中、高中课程中都已多次讲过”,“学生得到的新知识并不多”,而且“从深度而言,也大致不出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理论框架”。(2)由于教材的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导致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对史学界新成果的及时吸收,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3)课堂教学习惯于以教材体例为线索,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和学习途径封闭、单一。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弊端,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鉴于此,我们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诱导和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言之,要通过对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学生、素质、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结构。(2)如何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以期促进学生由传统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3)如何营建一种自由、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能、潜能和创新性的提升和发展。

二、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深化、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理论和学术视野,让学生在开放和优化的教学内容中获得全面发展。

1.优化教学内容,压缩专业主干课的授课时间,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升综合素质,我们将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由原来6个学期的授课时间改为4个学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合理的精简和取舍,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理念。就高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而言,与中学教材重复的基础知识、基本史实要避免重复讲述,而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时代特点、重要的学术理论、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则应充分关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每门课程的授课总量也要给予控制。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或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自主地获取历史知识;或进行课堂讨论,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

2.将原来的断代史选修课改为专业核心课,提高了断代史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同时增设了一些与历史学有关的专门史选修课程。历史专业主干课程授课时间压缩后,将以前开设的秦汉史、魏晋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等供学生选修的断代史选修课程改为专业核心课,目的是在通史课程的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和专攻,形成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又增设了一些与历史学有关的专门史选修课程,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史,以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无论是断代史还是专门史,讲授内容都要避免与专业主干课程重复。

3.通过课程网站中的“经典阅读”“论著选刊”“教学参考”等栏目,及时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研究性。一般来讲,“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成熟性及相对稳定性,教材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教师无论如何及时补充,总会有局限性”。同时,由于“学术日新月异,新史料层出不穷,新方法和观点不断涌现,教材滞后的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改变材内容滞后的现象,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时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上传到课程网站中的“经典阅读”“论著选刊”“教学参考”等栏目。另外,中国古代史课程网站“学习资源”中的“学术综述”栏目,则上传了大量的史学界研究动态。学生正是通过课程网站,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史学界新史料、新观点、新方法,从而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研究性。

(二)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扩大开放性的教学比例,融课内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学习于一体,以期打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

1.构建参与式教学体系,重视研究性、探究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参与式的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教学环节构成:(1)确立课堂学习主题,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讲授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与学习主题有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通过对“问题”的启发、刺激,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思考中掌握知识。(2)提供可供学生选择、阅读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论著。学生必须结合教学主题,认真进行阅读。这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3)撰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进行适当的课程论文写作。对于教师提供的阅读资料,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或根据确定的学习主题,进行适当的课程论文写作。这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4)举行课堂讨论,开展讨论式教学。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另一重要环节。

2.开展论文鉴评活动,深化、拓展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史学界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使学生走出教材,逼近学术前沿”,深化、拓展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我们借鉴曹天忠先生《论文评论会:提升高校本科教学水准的有意尝试》一文中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论文鉴评活动。具体做法是:第一,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上课时向学生布置要阅读的近年来发表的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都已提前传到课程网站中的相应栏目),并说明具体要求。第二,学生课后在对论文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鉴评。鉴评的内容主要是论文的观点、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的学术价值。第三,要求学生写出2000字左右的鉴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课程网站中的有关栏目。

3.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将探究性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精品课程网站的完善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程立体化教学。结合历史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加大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四门主干课程网站的完善和建设。网站内容丰富,不仅四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课程录像、课后习题都已上传到网站,而且还设有其他栏目。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全部上网,还有50分钟的说课录像。课程网站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实现辅教、辅学和师生间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提供了网络平台。

(三)建立了与研究性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相适应的多元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的关注,实现了课程考试的网络化、电子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有关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指出,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要“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以往对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实行一张试卷、一次考试的终结性评价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我们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思想出发,建立了与研究性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相适应的多元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即学生的学业总成绩除了期末考试成绩外,还加大了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考核,将学生平时的读书报告、文献综述、论文鉴评,以及提交的课程论文都按一定的分数比例纳入学生的学业总成绩,以此强化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和自主建构知识的重视和关注。我们还利用网络考试系统(http://),进行网上在线考试,不仅实现了课程考试的网络化、电子化,而且使课程考试方式更加科学化。

三、改革与实践的成效

经过探索与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历史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自觉意识。以问题为呈现方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自觉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心理。对于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许多学生喜欢在自学探究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看法。

2.改变了教学内容从课本到课堂的呈现方式,促使学生由传统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自觉地将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融为一体,形成了课外阅读、独立探索问题和自主建构理论知识体系的习惯和能力,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封闭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了以往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自主性过少”的弊端。

3.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实现了从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设到建设和有效利用的转移,为学生自学和研究型学习提供了全新平台。历史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网站的完善与建设,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而且使学生的学习与课程网站紧密结合,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在网上查到,论文鉴评、在线考试、作业提交等也可以在网上完成,切实提高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利用率。

4.实现了教学过程由教师“单边教学”向师生双向“互动教学”的转化。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刺激,课程网站中“师生互动”、“在线留言”以及“在线交流”等栏目的设置和利用,无疑使传统教学中教师“单边”活动的现象得以弱化,课程教学中师生“双边”互动的局面不断强化。

5.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智能、潜能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深化,参与式教学体系的营建,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关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近年来,先后有多人毕业论文获得校级和省级优秀学位论文。

通过改革,我校历史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012年,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四门主干课程同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宋会群,龚留柱,程民生.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改革设计[J].河南大学学报,2001,(01).

[2]曹天忠.论文评论会:提升高校本科教学水准的有益尝试[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04).

多文范文网 https://www.zzhangzheng.com

Copyright © 2009-2022 . 多文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0902858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