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多文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让“晋人之美”滋养学生心田

让“晋人之美”滋养学生心田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1-17 17:12:01 推荐访问: 之美 学生 学生2022年实习心得体会

【摘要】目前普遍使用的高教版浙江省中职语文实验教材文言文选文体裁上散文和小说偏少,选文总体量稍嫌不足。为了更好地建设新教材,本文以自身的实践推荐从《世说新语》补充选文,并对选文的特色进行了有效分析,尝试从《世说》的原生价值到“晋人之美”的教学价值进行探讨,希冀我们的核心素养更完整,新教材更完美。

【关键词】新教材;文言文;选文;世说新语;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选文是语文教材编写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其中就有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一维度,揭示了语文教学还需承担青少年的文化养成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而文言文正是我们倾听古人声音、与古人对话、了解古人思想感情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高教社浙江省中职语文实验教材中文言文选文的粗略探讨,力图对教材建设有所帮助。

一、中职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中职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基本沿袭普高教材的体例,这当然很好地遵循了“高中阶段,以古代文、史、哲经典为主,尤以先秦诸子文和史传文以及唐宋名家诗文为主,其间编入更为系统的古代文化常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尽如人意,如《过秦论》《六国论》等篇幅较长、语言障碍较多的文本,老师费尽心思教,学生掌握程度却并不理想,学生甚至普遍望文生畏。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现状,当今的中职生,大部分都来源于初中教育阶段学习成绩在最下层的群体,初中阶段文言文底子就薄,而学习的热情不高,学习能力又弱。这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首先在教材中文言文的选编上就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不再囿于经典作品、名家名篇的标准,使教材中的文言文更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

二、新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突破和遗憾

由高教社出版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材——《语文》(下文简称新教材),以构建“选择性”课改体系为初衷,对原有的语文教材体例有了颠覆性的改变,选文鲜活经典让人耳目一新。此教材2015年开始由杭州地区作为试点,近三年逐渐辐射整个浙江省中职中专学校,老师们普遍适应了以体例(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为单元的选文模式。对文言文选文的突破也令中职语文老师欣喜,如所选的《庄子四则》篇幅短小却小中寓大,既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体会庄子天人合一、齐物论等思想,又培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新教材实践下来老师们普遍认为文言文选文也有些许遗憾。新教材上下两册供高一学生使用,其中经典阅读课文44篇,拓展阅读课文39篇。在经典阅读课文中文言文共10篇,篇目如下:《庄子四则》(含《屠龙之技》《呆若木鸡》《庄周梦蝶》《相濡以沫》),《古诗两首》(含《将进酒》《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天净沙·秋思》,《游褒禅山记》;拓展阅读课文中文言文2篇,《春江花月夜》《青玉案》。从中可见,经典阅读的10篇文言文包括了古诗词5篇,拓展阅读课文中的2篇文言文都是古诗词,选文体裁上散文和小说偏少,选文总体量稍嫌不足。

三、中职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原则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教过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以为中职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原则需符合以下几点:第一,要紧扣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第二,要注重选文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的结合;第三,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除保留一部分传统经典名篇外,可摒除一些内容艰深语言生涩的篇章,尽量多选择些短小浅显但并不浅薄的篇目,既让学生易懂易学又能培养学生思维,还要给学生心灵的滋养;第四,选文内容上宜广收博取。

四、对新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选文原则,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建议新教材文言文选编可收入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后由梁刘孝标注释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中的篇章。我曾将《世说》中的几则短文在教学中实践过,教学效果良好,建议新教材文言文选文可借鉴。

(一)选文的原生价值

1.《世说》的文体特点

《世说》是中国古代极负盛名的一部志人小说。全书共有1130个语段,一个语段记述一个故事,其中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有评论。它所记的人物故事,上起秦末的陈婴和他的母亲,下至南朝刘文帝时的谢灵运和孔淳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述的是东汉末直到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的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这确定是很好的历史资料。至于文辞之美,简朴隽永,尤为人所称道”。

2.《世说》的美学价值

《世说》一书集中呈现了魏晋士人的精神风貌,从而反映了魏晋思想文化的基本特点,即思想之解放、行为之任性、个性之张扬、人格之独立、包容之广泛、场面之生动,成为魏晋时代士族知识分子精神之新常态,魏晋风度和士人风流在《世说》中得到了充分和生动的体现。通览中国思想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哲学思想阶段不外乎三个焦点时刻,即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的兴盛,魏晋时期玄学清谈之风盛行,“五四”时期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至。而从精神发展史上看,魏晋是一个了不起的有特殊意义的时代,是中国古代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复兴先秦诸子,而且闪耀着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的光輝。20世纪40年代,宗白华发表了《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第一次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世说》和魏晋风度的美学价值,他深情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都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3.《世说》的语言特色

《世说》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们不断传诵,成为人人喜爱的经典著作,很大程度上跟它具有不同于以前志人小说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有关。《世说》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世俗性,它来自生活;《世说》的语言生动优美,自然隽永,而且玄远 简洁,出神入化;更难得的是,《世说》的语言饱含深情,恣意抒情,深刻地刻画了各色人物的心灵世界。

(二)选文的教学价值

1.感悟晋人超然自适的人格之美

选文一: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勒固不与,《广陵散》于今 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嵇康是魏晋时期第一个把庄子的返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变为人间境界的人,他纵情于自然,追求一种恬静寡欲、超然自适的理想人生,在临刑之际还表演了一曲千古绝唱的《广陵散》,正合了李泽厚先生所说:“这理想人格的追求本自《庄子》,魏晋玄学却把它落实到生死——人生感怀的情感中了。”

选文二: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雪夜访戴,竟然“造门不前”“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把自己随性自然凭兴之所至的生活状态表白无遗。讲求脱俗的风度神貌成为魏晋时代士族一代又一代人们的理想追求。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一连串的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虽言简文约,却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选文三: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短短19个字,就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云兴霞蔚”三个词传为成语,说出了这一段传诵千古的妙语,更衬托了主人翁超然举世的情怀和不慕虚利的品质。

2.探寻晋人思辨理趣的哲理之美

选文四:

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庾亮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 之间。”(选自《世说新语·文学》)

庾亮所问,是“言不尽意”之论。庾子嵩“有意无意”之答则更妙。叔侄二人问答的哲学背景,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作者用短短数语问答,简约地道出了这个哲学问题的奥秘之

所在。

选文五: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

水,便有濠濮涧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选自《世说新语·文学》)

作为东晋的简文帝居然由华林园中的眼前之境,感悟到《庄子》所说的道无处不在的境界,简文之语,极富理趣之美。

选文六: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选自《世说新语·排调》)

连吃甘蔗这十分普通的日常生活对话中,也用极简单的说法道出人生哲理,读来兴味盎然。

3.品鉴晋人深情生动的语言之美

选文七: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写新亭对泣,寥寥百余字,场景、气氛与人物的表情、风貌跃然纸上。而通过周侯的感慨和王导的呵斥之间的对比,则是更加鲜明、生动地传达出各自的精神境界。“新亭对泣”“楚囚相对”后来也传为成语。

选文八: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深长喟叹,不仅仅是英雄迟暮,北伐大业尚未成功的伤感,更是在人生稍纵即逝的深沉感叹和莫名悲哀。桓温“金城叹柳”,成为晋人一往情深的典型写照,魅力永恒。

选文九: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世說新语·语言》)

战战惶惶、战战栗栗,这重叠而成的状态形容词描摹人物如此生动,表达的意义非常鲜明,使人看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以上九则笔记小说文字简洁生动,津津有味论述着各色人等的神情笑貌、传闻逸事,重点展示的是他们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脱俗的言行、漂亮的风貌,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传诵的经典,具有极大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建议可选入教材。

五、结语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因此,对语文教材不断完善的要求是一线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虽然教材编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杭州中职语文教学的精英们从中职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接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编写了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验教材——《语文》,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材的建设。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职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文的精彩和不足进行浅析,并提出选文的建议,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撷取一二,让学生更充分领略古代文化的博大深厚,进一步完善语文教材并对发展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立三.对语文教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思考[J].语文建设,2015(3).

[2]宗白华.中国哲学史提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编辑:龙贤东)

多文范文网 https://www.zzhangzheng.com

Copyright © 2009-2022 . 多文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09028588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