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多文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1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1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4个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4、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时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但由于本人语言功底薄弱,又没有其他让学生直观感知的多媒体设备,只有课本上一副图,所以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我先让学生圈出诗中的生字宝宝读读拼拼,并借助所学的拼音拼读古诗,会读了读给同桌听一听。但是可能因为是第一次学习课文,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还不是很能掌握,有个别学生不会圈生字。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我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摘果子,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但由于时间紧张,写字这一步完成地有些匆忙。

  我今年是第一次任教一年级,没有经验,而且上的又是新课程。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会把握,比如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作出及时评价,课堂生成没有好好抓住,教学机智不够成熟等。课后我也虚心听取了前辈老师的意见,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也反思了这堂课失败的地方,总结了成功的.地方,以后要继续向老师们多学习,多探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有实效。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本文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村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篮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的指导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识字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活动为主。阅读教学多遵循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得到审美感受。

  预设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十二个生字。区分“四”和“十”。

  2、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谣,体会诗的意境,感受乡村的宁静美丽。

  教学重点:识字,感悟朗读。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1)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3篇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1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学生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把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学生:。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部分,应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课件演示,一学生读有关诗句,一学生指图,教师辅助点击鼠标,出现放大的图画区域。)

  课间休息:做识字游戏《摘苹果》,使课堂的气氛达到一个新高,同时学生适当放松。

  第四环节,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体出示田字格,并演示各个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并用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来巩固田字格的认识。写字时,学生先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一”。出示课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 .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体会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反馈学生作业,学生展开互评。在这里,我引入一个故事: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学生练写了三个字,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学生伴随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学生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2)

——《一去二三里》语文的说课稿3篇

《一去二三里》语文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诵读。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二、说教学目标

  我上的是《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本课要求会认的十二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1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说教学设计

  这是孩子们在语文课本里首次以语文课的标准学习古诗,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古诗,我想以我们经典阅读课为依托,结合语文识字的要求,把本课定位成“古诗诵读”课。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入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入情入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为了达成以上三个目标,我设计如下

  1, 激趣导入

  由“奇妙的诗”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先播放古诗视频,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古诗。接着让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一读。然后老师指名带读生字,特别提醒*翘舌音。再用游戏“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让学生组词,说话巩固生字。学完生字,第二次读古诗,认识句号,再读。还做了游戏“找朋友”,目的在于巩固生字及数字与汉字的对应。

  3.借助图画,感悟诗意

  出示插图,老师配乐描绘小山村的美景,并示范朗读古诗。教学生读好古诗的方法,生加动作读古诗。走近山村感受美景,分句读,再齐读。带着对美景的感受再读。

  4.试背古诗

  再读了又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背诵古诗

  5.拓展阅读

  出示郑板桥用数字写的古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6.作业

  用数字说几句话,写一首诗。

  四、说反思

  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我觉得做的不够好。

  1. 老师的引导不够到位,教学不灵活,不知道随机应变。

  2. 整堂课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思维不发散,呆板。

  3.老师的评价不够及时,多元,针对性。

  4.时间掌握不太好,所以前面有些赶,后面又有时间多。

《一去二三里》语文的说课稿2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4个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4、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时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但由于本人语言功底薄弱,又没有其他让学生直观感知的多媒体设备,只有课本上一副图,所以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我先让学生圈出诗中的生字宝宝读读拼拼,并借助所学的拼音拼读古诗,会读了读给同桌听一听。但是可能因为是第一次学习课文,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还不是很能掌握,有个别学生不会圈生字。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我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摘果子,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但由于时间紧张,写字这一步完成地有些匆忙。

  我今年是第一次任教一年级,没有经验,而且上的又是新课程。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会把握,比如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作出及时评价,课堂生成没有好好抓住,教学机智不够成熟等。课后我也虚心听取了前辈老师的意见,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也反思了这堂课失败的地方,总结了成功的地方,以后要继续向老师们多学习,多探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有实效。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3)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篇

《一去二三里》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诵读。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二、说教学目标

  我上的是《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本课要求会认的十二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1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说教学设计

  这是孩子们在语文课本里首次以语文课的标准学习古诗,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古诗,我想以我们经典阅读课为依托,结合语文识字的要求,把本课定位成“古诗诵读”课。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入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入情入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为了达成以上三个目标,我设计如下

  1, 激趣导入

  由“奇妙的诗”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先播放古诗视频,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古诗。接着让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一读。然后老师指名带读生字,特别提醒*翘舌音。再用游戏“开火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让学生组词,说话巩固生字。学完生字,第二次读古诗,认识句号,再读。还做了游戏“找朋友”,目的在于巩固生字及数字与汉字的对应。

  3.借助图画,感悟诗意

  出示插图,老师配乐描绘小山村的美景,并示范朗读古诗。教学生读好古诗的方法,生加动作读古诗。走近山村感受美景,分句读,再齐读。带着对美景的感受再读。

  4.试背古诗

  再读了又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背诵古诗

  5.拓展阅读

  出示郑板桥用数字写的古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6.作业

  用数字说几句话,写一首诗。

  四、说反思

  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我觉得做的不够好。

  1. 老师的引导不够到位,教学不灵活,不知道随机应变。

  2. 整堂课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思维不发散,呆板。

  3.老师的评价不够及时,多元,针对性。

  4.时间掌握不太好,所以前面有些赶,后面又有时间多。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4)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10篇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1

  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礼物、生字果、小乞鹅等,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生字果。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小燕子》歌曲律动。)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

  4、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

  6、指名读,评议正音。(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7、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组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2、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哪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课件,随机朗读训练。) 烟村四五家:有几户人家在做饭,炊烟袅袅,谁也看到了?你读的真好,老师好象闻到饭的香味。还有谁也能让老师闻到饭的香味?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亭台六七座:你觉得这些亭子怎么样?怪不得你读得这么美,看到这么美的亭子,你想干什么?恩,你已经坐在亭子里了,还有谁也想去坐一坐?想坐的小朋友一块儿读。 八九十枝花: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你能读一读,让老师和小朋友也喜欢吗?谁和她比一比?开火车读?双组赛读。

  一去二三里:那么美丽的地方,离我们不太远,相当于这里到塘桥的路,所以课题说?这是诗人在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一起读一读。

  3、小朋友说得那么好,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让我们再一起夸一夸燕子姐姐的家乡,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小朋友,朗诵到这里,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对,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十个数字藏在里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谁当小老师读?(指名读卡片1-10)

  2、小朋友学得这么热闹,引来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鹅,胖乎乎的,真可爱!哇,这么多,我们一起数一数。(1-10)可是,他们怎么都不动了呢?在找什么呀?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球吗?

  3、怎么,他们还是不开心?原来他们听不懂中文,哎,我们小朋友也很会说英语,一起用英语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4、哇!瞧,他们可高兴了,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唱吧!跳吧!(课件,音乐)

  5、燕子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那么能干,给我们送果子来了,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就把果子送给他!(抢读生字,去、里你是怎么记住的?)

  6、燕子姐姐的礼物送完了,现在我们也给燕子姐姐准备点礼物,好吗?送什么好呢?就写个一字吧!看!这是什么格子?中间两条线是什么?一的笔画是横,你能说说怎么写好这一横吗?(指导写“一”)

  四、总结全课。

  1、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十二个汉字娃娃,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古诗,还参观了燕子姐姐的家乡,喜欢吗?现在,我们要离开了,可是,那炊烟袅袅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把我们对燕子姐姐家乡的喜爱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2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别“八”“入”。

  【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复习六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i yi wu)和三个音节(jia zuo hua)。

  2、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了的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2、出示课题:

  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

  (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

  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

  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教学生字:

  ⑴ 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⑵ 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相机指导“一”的变调。)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了解诗意:

  ⑴ 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⑵ 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⑶ 请小朋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⑷ 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

  (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还有什么问题?

  ⑸ 男女生分别齐读。

  3、课间活动:数数歌。

  六、认识田字格,知道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⑴ 谈话激趣:

  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

  (出示田字格。)

  这就是生字的家。

  (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一遍“田字格”。)

  ⑵ 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⑴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⑵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再写。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3:我会用:

  ⑴ 摘苹果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苹果树图(上面挂着12个苹果,每个苹果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摘到后,领大家正确的读两遍,再连读诗句。

  ⑵ 选生字卡填空。

  (图文对应)

  ⑶ 我们来做游戏吧,看看图,找到生字卡片贴一贴,再拼拼,填对读对的就是小老师,黑板上有五幅图,请仔细根据图意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kuai tian pian gua tiao yu duo hua ge qiu ( )块田 ( )片瓜 ( )条鱼 ( )朵花 ( )个球

  二、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

  (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3、背诵全诗,并设问:

  ⑴ 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小山村热闹吗?

  ⑵ 你来到这个小山村,觉得它美吗?

  ⑶ 总结:

  小山村真美,请小朋友一起背,就好象走进了小山村。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文中田字格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及在田字格的位置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

  (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说饶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饶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五、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3

  一、复习导入

  1.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的所有朋友。今天让我们带上这些拼音朋友离开拼音王国,朝生字王国的方向出发,去认识更过朋友,请各组坐上自己的火车,比比哪一辆火车开得快。

  2.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全部的拼音。

  二、观察画图 揭示课题

  1.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汉字王国的大门了,哇!这里真美丽。(出示本课挂图)

  大家看到什么了?谁来当当导游,把这里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学生观察图后,说说景色)

  2.这里还有一首童谣来介绍这个美丽的地方,现在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一起去认识它。

  a.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己试读童谣。

  b.这首童谣的名字是什么?

  c.请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d.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哪些是在拼音和朋友的帮助下认识的?

  三、教学生字

  1. 我们一起去认识生字朋友(出示生字卡,全班齐读,重点引读四、十、三)

  2.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小组讨论一下要怎么分,为什么要这么分?

  3.汉字朋友其大家去他们的家里做客,我们一起去吧。瞧!车来了,我们把汉字朋友送上车(出示画有汽车的图案,在上面打上方格,让学生根据童谣给生字安排位子。)

  4.解释 “里”在童谣中的意思。

  5.路上的景色很美,大家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

  6.终于到了汉字朋友的家了,但是他们在路上跟老师说,他们想跟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交朋友,所以他们要考考大家,大门有一个机关,只有通过才可以进去。(出示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四、认识田字格,学习书写“一、二、三”

  汉字朋友邀请大家去参观它们的房间,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房间,那生字的房间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田字格,用儿歌来介绍: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来帮它,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

  网友讨论:

  焰火: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搬门弄斧。我觉得整体是以认字写字为主的,但是为什么不在讲课文中就做一个指点呢?

  我上这课时就试过,效果更好一点,而且学生更能方便记忆课文,以上只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发现,不知道对不对,请多多指教。

  曲曲:同意焰火的意见,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愉快识字的,把识字和读韵文更好结合就更好了。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笔画“一”。

  难点:分辨“入”和“八”。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歌谣,初步感受课文的景色美。

  2、认识笔画“一”和田字格,会写“一”。

  【课时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生字“一”,写好笔画“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音节tínɡèryāntái liùjiājiǔhuāshízu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过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一把通往知识宝殿的金钥匙,那就是汉语拼音,有了这些拼音朋友的带领,我们将很快地进入识字王国,在那儿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咦?这是什么地方?不急,你将会从这首古诗中找到答案。知道什么是古诗吗?想读吗?

  2、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音节可以画一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和同桌一起读两遍。

  4、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5、用铅笔圈出这首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记一记。

  6、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7、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齐读诗歌。

  8、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听师范读。刚才脑海里出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要求读流利、读正确。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全班交流: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自主识字的学生)

  2、打乱顺序开火车巩固生字。

  3、给生字排排队。(一至十是数字,去和里不是)

  五、认识田字格,学习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那汉字的家在哪儿呢?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这样四方方的,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分割成四个一样大小的小格。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2、了解作用:有了它们就知道笔画的位置了,可以帮助小朋友把字写工整、写匀称,

  3、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六、指导书写“一”:先师范写,生描红

  1、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摆正,肩放*,腰挺直,脚踏实。还要做到三个一……

  2、指导写字。

  介绍笔画名称:“一”由一笔组成,这个笔画叫横,生书空。

  书写要领:师范写,边写边讲述,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有一点向上斜,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背诵歌谣。

  2、会写生字“二、三”。

  【课时重难点】

  背诵歌谣,会写生字“二、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

  生: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师: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

  生: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师: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

  生: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师: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

  生: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师: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

  生:你说五,我对五,小鹿头上长小树。

  师: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

  生: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师: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

  生: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师: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

  生: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师: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

  生: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师: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

  生: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2、你能把他们与数学数字一一对起来吗?师出示卡片,再板书1-10,让学生连线。

  12345678910

  四五一三二七九六八十

  3、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辨析字形:九—几,去—云,八—入

  4、读一读《咏雪诗》;与书里的诗有哪些地方相似。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

  二、朗读课文,试背。

  1、小朋友们生字学的真好,那课文更要读得既有感情又有韵律。

  2、自由读、同桌读

  3、指名读、全班读。

  三、书写指导

  1、“二”:观察字形,发现什么?横的长短,田字格的位置。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师范写,生描红)

  2、“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稍短,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3、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4、把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并加星。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5

  今天,有幸在学校教导处安排下听了邱丽丽老师的《一去二三里》。虽然邱老师是新老师,但是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趁热打铁,把自己的几点学习写下来:

  一、丰富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片断一:邱老师在操练生字:一、二、三、四、五……等生字时,老师用“开小火车”游戏读生字。】

  游戏名称:开火车

  适用范围:

  用于复习巩固拼音字母、音节、生字、词语等。

  这个游戏适用范围比较广,所做准备也比较简单,这种游戏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但比较适合复习巩固阶段运用。

  游戏准备:相关字母、声母卡片

  操作过程:

  (1)做这个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

  (2)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

  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例,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生字字音、组词

  师:“请第一组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给它找个朋友。”

  谁说错了,火车就停下。

  师:“哪个修理员来帮着修理一下?”

  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继续开。

  【片断二:操练生字时,张老师指名学生上前,根据出示的图片,选择正确的字。类似“贴商标”游戏。】

  游戏名称:贴商标

  游戏适用范围:

  本游戏适用于拼音复习、课后词语复习或单元阶段性复习。如人教版第一册中《自选商场》和《菜场里》这两篇课文的复习巩固便可采用该游戏。适用内容包括音节词和词语。

  游戏准备:

  各种实物以及相对应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实物可以按照类别来进行准备。比如:

  1、文具类:铅笔、尺子、橡皮、卷笔刀、字典、铅笔盒、练习本…

  2、水果类:苹果、香蕉、梨、橘子、桃子…

  3、蔬菜类:茄子、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

  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室里已有的实物。比如:粉笔、黑板擦、花盆、金鱼缸、饮水机、电脑、电视机等等进行游戏准备。

  游戏操作过程:

  (准备:在讲台上摆放各种实物,黑板粘贴好打乱的音节词或词语卡片。)

  导语:小朋友你们瞧,超市里摆放了这么多的物品。可是这些物品的商标名称还来不及粘贴,麻烦你们暂时担当一下超市管理员,把黑板上的这些商标贴到对应的物品上去吧。我们一起来“贴商标”。

  生齐:“找找找,贴贴贴,一一对应妙妙妙!”(拍手)

  1、请一位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一张音节词或词语卡片,接着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上。

  2、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全班同学作评委。

  3、如果该生认读粘贴都正确:(生齐:“棒棒棒!”)学生再跟读一遍。

  如果该生认读或粘贴出错:(生齐:“错错错!再想想!”)【摆摆手】会念的小朋友立即作出反应: (各自举手)“我来帮!”然后,该生带读,其余学生跟读。

  还有很多其他的识字方法,目的都是一样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孩子们轻松地在玩中学。

  二、**淡淡教语文,如一缕清香沁人心脾。

  听邱老师的课就好像在家吃家常饭,*淡但又不失本真。与学校老师一起外出听过很多名师、特级教师的课,但是当我们私下去模仿时候却又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像。其实,这大概是我们的“功力”尚欠火候吧。所以,我更喜欢听“家常课”,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语言——精炼。邱老师没有废话,也不重复,在学校教研课上,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一句话重复很多次,大概是担心学生没听懂吧。其实这样做不好,因为我们再重复之前的话时,可能会改变,那就会给学生不明确的要求。

  其次,注意在课堂上学生习惯的养成性教育。一年级的新生,刚入学一个月多。课余时,我经常能听到低段老师的抱怨。今天,在课堂上我不止一次看到邱老师的“润物细无声”。

  『教学片断一』: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不等老师把话说完,台下已经又孩子跃跃欲试了,“老师,我,我……”看着一双双小手,张老师拍了拍手,提高声音:“不要着急,先把老师要说的话听清楚了。”当然,张老师在养成教育的同时也不忘鼓励孩子们“我看你最积极了,别急,先听清老师说的话再举手。”

  还有诸如:举手答题、请把话说完整了、要站起来回答……这些看似*常的养成教育,却是最能反应*时教学,我相信张老师的学生一定在习惯养成上做得很好。

  再者,课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一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有很多,所以经常听到老师说,时间不够用,有些知识没有讲。这堂课上,张老师重点教学:生字的正确认读,流利朗读童谣。难点是:感受童谣的意境。

  这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张老师通过图片让孩子们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把图中几个重点景物:亭台、烟村再这里出示为下面的朗读童谣做了铺垫。我想这应该是张老师精心的预设,其实在最前面的yan cun qu的课前操练中已经开始了。

  整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对于难点的突破,张老师用了配乐朗读,闭目想象等办法。

  三、认识田字格,发挥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书写。

  扎扎实实教语文,从张老师的指导书写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位置,然后范写“一”(注意到一个细节:整个书写过程,老师从起笔到收笔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然后“二、三”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并指名说一说。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6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2个字:一、二。认识笔画“一”。

  2正确朗读童谣,并能初步理解童谣的意思。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设想

  拓展识字形式,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趣。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引入新课。(拍手歌)

  师: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一起做游戏。你拍二,我拍二,一二一二向前进……小朋友们,这首童谣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这首童谣里有很多汉字是数字,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今天,老师要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古代的童谣,它里面也有很多数字。

  二、揭示课题,认识生字宇。

  1、出示课题。

  2、学生自己看拼音,读出生宇。

  3、齐读课题: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

  4、读汉字:一、二、三,注意翘舌音和*舌音。

  5、认读汉字去、里,区分n、l的发音。

  三、自学童谣,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1)看拼音,读通童谣。

  (2)边拼边用圆圈圈出生字,每个生字拼读3遍。

  (3)再结合图画,读懂童谣。

  2、自学情况反馈。

  (1)指名读通,读对童谣。

  (2)指名和开火车认读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四、再学童谣,理解意思。

  1、你指我数逐行读童谣。如:“烟村四五家”一行,可以让学生数数远处隐隐约约的几户人家,再来读读这行童谣,帮助学生大概理解这行的意思。

  2、边数边读整首童谣。

  3、用投影器出示童谣和图画,较有感情地读童谣。

  引:小朋友在读的时候,要想象像春天,你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请你来赞美一下吧!

  4、分小组或男女生或大组比读童谣,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质疑解难:请小朋友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理解“一去二三里”:打比方解答:走在一条路上,大约有二三里路。二三里的路程,小朋友走,大概要花十分钟左右。)

  6、看投影中的童谣,再齐读一遍童谣。

  五、练习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1、认识田字格。让学生清楚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横中线,

  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练练握笔姿势及写字姿势。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

  3、认识笔画“一”。“一”从横中线的下面一点开始写,收笔的时候是在横中线上面,是一条斜线。

  2、师示范讲解。

  3、请小老师来书空生字“一、二”,其余学生跟着书空。

  4、抄写生字“一、二”(师在黑板上范写)

  5、指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相应的课堂作业(机动)。

  六、用生字编句子。

  1、先与同

  2、桌互相准备

  3、交流。

  (例句:一二三,静下来。三二一,坐端正。

  我来这里,你去那里,老师不知道我们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等等。)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7

  巩固生字

  1、我会认。

  a、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b、做找朋友游戏。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二(图上的汉字数字暂隐去)。游戏说明:鼠标点击这位“队员”手中的球,球上即出现相应的汉字数字。

  2、我会记。

  a、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b、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3、我会用。

  a、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梨树图(上面挂着12个梨子,每个梨子背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领大家正确地把生字读两遍,并把这个字所在的诗句读一遍。

  b、选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条鱼、两苹果、一块田、九本书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填空题。

  指名选卡片填空,并带大家齐读。

  c、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能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读)两遍。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读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分发给学生的材料上须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

  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试着做动作)那烟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备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诵古诗第三遍,边念边做动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们表走边看美丽的风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一首诗就出来了。现在啊,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边走一边来朗诵这首古诗。(引导幼儿做动作,读出古诗韵味。请一到两个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个小诗人呢!

  三、教师用多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师:小朋友,古诗我们慢慢读来还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实呀,我们还可以变一种方式来读古诗呢!还记得我们之前唱过的《静夜思》吗?我们就把它唱出来吧!

  现在我们来试试用静夜思的曲调来唱《一去二三里》吧!

  嗯,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这样唱出来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读这首古诗,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还可以怎么读这首古诗。(教师边用积木打着拍子边朗诵诗歌)

  原来古诗有这么多种有趣的朗诵方法,小朋友们可以下课之后试着用老师这样打拍子的方法读古诗,你也可以想想还可以用别的来朗读今天学的这首古诗!

  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没有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的小桥,(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可见说话训练不到位。

  二、诵读课文 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我本以为这三个字非常简单,只要学会一“横”就什么都会了,却忽略了刚开始学习写字的一年级小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何况要写好一“横”谈何容易。我在教学时没有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而是三个字一块儿范写、书空、再临摹。这是我这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启发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9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

  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

  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巩固复习生字。

  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

  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纠正四和十的读音。)

  2、听写:一、二、三。

  如果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

  二、认读笔画“横”

  三、认读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

  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师带读,再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

  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

  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

  如果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

  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数字,除了在特别庄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

  了解基数和序数。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数字表示。

  四、小结知识,拓展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许多知识,其实有关数字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意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2、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1、能自主读写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学习,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请学生认读十个*数字,教师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

  1、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师: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这些数字朋友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2、之后教师请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课文的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

  四、生字教学

  1、教师请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并请学生汇报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2、学习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教师用拍手歌帮助学生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认识笔画

  教师出示汉字(“一 二 三”)并问学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都由横组成)教师播放资源,出现笔画“一(横)”,老师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3、指导写字“一”

  (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上的示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的运笔方法。

  (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4、指导写字“二”

  (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

  (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容易出现错误到的地方。

  5、指导写字“三”

  (1)小组讨论,说说该怎么写。

  (2)学生交流,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上的书写示范,提醒学生注意三横的不同写法。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给优秀作业贴上五角星。

  给优秀作业加星这对教师说来是举手之劳,可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大人也许并不在乎这个,但孩子都很在乎,这一设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5)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10篇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1

  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礼物、生字果、小乞鹅等,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生字果。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小燕子》歌曲律动。)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

  4、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

  6、指名读,评议正音。(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7、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组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2、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哪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课件,随机朗读训练。) 烟村四五家:有几户人家在做饭,炊烟袅袅,谁也看到了?你读的真好,老师好象闻到饭的香味。还有谁也能让老师闻到饭的香味?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亭台六七座:你觉得这些亭子怎么样?怪不得你读得这么美,看到这么美的亭子,你想干什么?恩,你已经坐在亭子里了,还有谁也想去坐一坐?想坐的小朋友一块儿读。 八九十枝花: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你能读一读,让老师和小朋友也喜欢吗?谁和她比一比?开火车读?双组赛读。

  一去二三里:那么美丽的地方,离我们不太远,相当于这里到塘桥的路,所以课题说?这是诗人在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一起读一读。

  3、小朋友说得那么好,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让我们再一起夸一夸燕子姐姐的家乡,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小朋友,朗诵到这里,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对,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十个数字藏在里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谁当小老师读?(指名读卡片1-10)

  2、小朋友学得这么热闹,引来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鹅,胖乎乎的,真可爱!哇,这么多,我们一起数一数。(1-10)可是,他们怎么都不动了呢?在找什么呀?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球吗?

  3、怎么,他们还是不开心?原来他们听不懂中文,哎,我们小朋友也很会说英语,一起用英语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4、哇!瞧,他们可高兴了,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唱吧!跳吧!(课件,音乐)

  5、燕子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那么能干,给我们送果子来了,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就把果子送给他!(抢读生字,去、里你是怎么记住的?)

  6、燕子姐姐的礼物送完了,现在我们也给燕子姐姐准备点礼物,好吗?送什么好呢?就写个一字吧!看!这是什么格子?中间两条线是什么?一的笔画是横,你能说说怎么写好这一横吗?(指导写“一”)

  四、总结全课。

  1、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十二个汉字娃娃,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古诗,还参观了燕子姐姐的家乡,喜欢吗?现在,我们要离开了,可是,那炊烟袅袅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把我们对燕子姐姐家乡的喜爱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2

  一、复习导入

  1.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的所有朋友。今天让我们带上这些拼音朋友离开拼音王国,朝生字王国的方向出发,去认识更过朋友,请各组坐上自己的火车,比比哪一辆火车开得快。

  2.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全部的拼音。

  二、观察画图 揭示课题

  1.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汉字王国的大门了,哇!这里真美丽。(出示本课挂图)

  大家看到什么了?谁来当当导游,把这里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学生观察图后,说说景色)

  2.这里还有一首童谣来介绍这个美丽的地方,现在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一起去认识它。

  a.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己试读童谣。

  b.这首童谣的名字是什么?

  c.请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d.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哪些是在拼音和朋友的帮助下认识的?

  三、教学生字

  1. 我们一起去认识生字朋友(出示生字卡,全班齐读,重点引读四、十、三)

  2.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小组讨论一下要怎么分,为什么要这么分?

  3.汉字朋友其大家去他们的家里做客,我们一起去吧。瞧!车来了,我们把汉字朋友送上车(出示画有汽车的图案,在上面打上方格,让学生根据童谣给生字安排位子。)

  4.解释 “里”在童谣中的意思。

  5.路上的景色很美,大家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

  6.终于到了汉字朋友的家了,但是他们在路上跟老师说,他们想跟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交朋友,所以他们要考考大家,大门有一个机关,只有通过才可以进去。(出示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四、认识田字格,学习书写“一、二、三”

  汉字朋友邀请大家去参观它们的房间,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房间,那生字的房间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田字格,用儿歌来介绍: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来帮它,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

  网友讨论:

  焰火: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搬门弄斧。我觉得整体是以认字写字为主的,但是为什么不在讲课文中就做一个指点呢?

  我上这课时就试过,效果更好一点,而且学生更能方便记忆课文,以上只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发现,不知道对不对,请多多指教。

  曲曲:同意焰火的意见,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愉快识字的,把识字和读韵文更好结合就更好了。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3

  一,比赛复习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拼音朋友,你们认识他们么?

  1.出示拼音教具

  2同学们读的真棒,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去汉字王国里认识生字宝宝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识字一,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指导朗读

  大家来读一遍,

  1.学生自读一遍

  2.全班齐读(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是相信肯定有读得更好地,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3个读(教师评价)

  4师范读(再来听老师读一遍,老师读得时候你要认真听,听听老师读的和刚才这几个小朋友读的哪里有什么不一样)

  6再次个读

  7大家都成小诗人了,老师要奖励一首儿歌《数鸭子》

  三、学习认读生字

  师:在这首童谣中还有一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从童谣中请出来!

  1请小朋友开火车来当小老师,每一个小朋友要声音洪亮拼读一个字(小火车)

  2真棒!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好老师,这样你会读吗?(打乱顺序)

  3游戏:找朋友(领读两遍)

  4去掉拼音读

  四,指导生字书写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还有三个生字宝宝需要我们写一写!我们一起写一写好不好?我们知道拼音写在四线三格里,那么汉字宝宝写在哪呢?这就是汉字宝宝的家,他们的家叫田字格,

  1、(出示田字格) 这就是田字格,我们用一首儿歌来记住它(拍手读)“田字格 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 右下格,横中线 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范写:(师手在白板上示范后再书写)“一”,这就是“一”横在田字格里就是一,边写边讲解要领:起笔稍重先顿一下,然后运笔,从左往右写在横钟线上,稍稍往上,收笔时再顿一下再往回提一下,向右稍按一下,写在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写一个)

  3,“二”这就是“二”就是两横,观察一下,我们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这两横有什么不一样?二也是由横组成,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中(写一个)

  4,“三”(三有三横组成,应该注意什么?)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写一个)

  5,在课本上描红再写,教师巡视指导 大屏幕对比

  6,大家把生字写的这么漂亮,都成小书法家了(给自己鼓掌加个油吧),老师把他们放进古诗里还要把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

  7全班齐读古诗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会读了这篇课文认识了十个生字宝宝,还写了三个生字,收货可真不小,明天我们继续在学习这篇课文,去认识更多的 朋友!

  六,《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 )的小桥,(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

  二、诵读课文 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读文时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先练习笔画,横、竖、撇、捺各一行,然后带着学生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学生兴趣盎然。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4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2个字:一、二。认识笔画“一”。

  2正确朗读童谣,并能初步理解童谣的意思。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设想

  拓展识字形式,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趣。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引入新课。(拍手歌)

  师: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一起做游戏。你拍二,我拍二,一二一二向前进……小朋友们,这首童谣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这首童谣里有很多汉字是数字,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今天,老师要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古代的童谣,它里面也有很多数字。

  二、揭示课题,认识生字宇。

  1、出示课题。

  2、学生自己看拼音,读出生宇。

  3、齐读课题: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

  4、读汉字:一、二、三,注意翘舌音和*舌音。

  5、认读汉字去、里,区分n、l的发音。

  三、自学童谣,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1)看拼音,读通童谣。

  (2)边拼边用圆圈圈出生字,每个生字拼读3遍。

  (3)再结合图画,读懂童谣。

  2、自学情况反馈。

  (1)指名读通,读对童谣。

  (2)指名和开火车认读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四、再学童谣,理解意思。

  1、你指我数逐行读童谣。如:“烟村四五家”一行,可以让学生数数远处隐隐约约的几户人家,再来读读这行童谣,帮助学生大概理解这行的意思。

  2、边数边读整首童谣。

  3、用投影器出示童谣和图画,较有感情地读童谣。

  引:小朋友在读的时候,要想象像春天,你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请你来赞美一下吧!

  4、分小组或男女生或大组比读童谣,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质疑解难:请小朋友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理解“一去二三里”:打比方解答:走在一条路上,大约有二三里路。二三里的路程,小朋友走,大概要花十分钟左右。)

  6、看投影中的童谣,再齐读一遍童谣。

  五、练习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1、认识田字格。让学生清楚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横中线,

  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练练握笔姿势及写字姿势。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

  3、认识笔画“一”。“一”从横中线的下面一点开始写,收笔的时候是在横中线上面,是一条斜线。

  2、师示范讲解。

  3、请小老师来书空生字“一、二”,其余学生跟着书空。

  4、抄写生字“一、二”(师在黑板上范写)

  5、指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相应的课堂作业(机动)。

  六、用生字编句子。

  1、先与同

  2、桌互相准备

  3、交流。

  (例句:一二三,静下来。三二一,坐端正。

  我来这里,你去那里,老师不知道我们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等等。)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的情景,发现古诗蕴含的数字规律。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课件动画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师: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教师出示电子大书,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小山村)请大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画的内容比较多,引导由近处往远处看)

  ——鼓励幼儿说出看到的美丽景色。

  二、学习古诗。

  师:宋朝诗人邵康节,看到这幅美丽的景色也赞叹不已,于是写下了一首诗来赞美它。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师逐句给幼儿解释古诗大意。重点理解词汇“烟村”“亭台”。

  ——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三、绘画活动。

  ——请幼儿根据古诗的大意,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画下来。

  ——请幼儿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动应变

  可以先复习《我们一起跳房子》等含有数字的儿歌,然后再引入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可以让幼儿多接触一些含数字类的古诗。例如:郑板桥的《咏雪诗》。

  区角活动

  语言区:制作可以插入文字的古诗图片或图书,即让幼儿在适当位置插入1至10,然后念故事。

  环境创设

  将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在主题墙上。

  家园同步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有*古代小镇特色的地方游玩,让幼儿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相关链接

  《一去二三里》网络视频资料。古诗大意:诗人从别处走来,大概走了二三里路,看见前面有个小山村,有四五户人家,屋顶正冒着炊烟呢。远处还有六七座亭台,围绕着亭台有好多的鲜花,八、九、十数都数不过来。

  附录一:

  邵康节即邵雍(北宋哲学家)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汉族,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后定居洛阳。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梅花诗》等。

  附录二:

  《咏雪》

  清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6

  巩固生字

  1、我会认。

  a、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b、做找朋友游戏。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二(图上的汉字数字暂隐去)。游戏说明:鼠标点击这位“队员”手中的球,球上即出现相应的汉字数字。

  2、我会记。

  a、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b、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3、我会用。

  a、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梨树图(上面挂着12个梨子,每个梨子背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领大家正确地把生字读两遍,并把这个字所在的诗句读一遍。

  b、选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条鱼、两苹果、一块田、九本书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填空题。

  指名选卡片填空,并带大家齐读。

  c、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能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读)两遍。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读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分发给学生的材料上须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7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拼音之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本课要求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课文田字格中的范字,是本课要求学会的10个生字,标在田字格上方的是要学生认识的9种笔画。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诵读。

  教学理念:

  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诵读课文和观察插图中认识生字,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说说、读读中自主探究,取得收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认识9种笔画。

  2.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真精神!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生齐唱歌曲《我们一起去郊游》)

  2.(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由远到近观察)看看郊外景色怎么样?我们先看看远处有哪些景物?(亭子)亭子也叫亭台。(出示卡片:亭台)亭子前面有什么呢?(房屋)你们瞧,房屋上面还冒着烟呢,老师觉得人们可能在做饭呢,对不对?煮饭的炊烟饶着整个村子,我们把这村子叫烟村。(出示卡片:烟村)再看近处有什么景物呢?(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

  (二)初读课文

  1.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师配乐范读古诗)这首小诗美吗?你们想不想读呢?自己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如果读不准,你就借助拼音朋友多拼几次,明白吗?(生配乐读古诗)

  2.老师要把这颗小星星呀,送给我们班的xxx。因为他读书的时候,身子坐得直直的,头正正的,书啊,抓得稳稳的。读书姿势可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接下来呀,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来读这首小诗。一人一句,其他小朋友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好,开始!

  3.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呢,也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快快做好,注意读书姿势。这次听清老师的要求: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三)识记生字

  1.这次小朋友读得都不错。那接下来呀,再听老师的任务:看看课后生字,把每个字拼读两遍。

  2.下面该老师检查你们认读生字的情况了。卡片上的字你会读就举手!(强调:一本身读一声,但和其他生字伙伴在一起的时候,就该读二声。这是一种变调现象,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接触到很多,这就是我们*语言的奥妙之处)让我们把生字齐读两遍。

  3.脱掉拼音小帽,你们还认识吗?我们开火车来读。抢读。

  (四)配乐诵读课文,启发想象

  1.小朋友们真棒!很快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和这些字宝宝交了朋友,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觉得特别愉快。不过,老师提醒大家:我们要一边读,一边想这幅美丽的画。待会儿告诉大家: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好,开始!

  2.谁愿意把你刚才读课文的感受告诉大家呀!你是从课文哪句话体会到的?

  3.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那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的读一读?这么多同学呀!我们男女生进行比赛,怎么样?读得真美!老师觉得我仿佛已经来到了这个幽静而美丽的小山村。

  (五)书写汉字

  1.认识田字格

  同学们,我们是*人,不但要会认*汉字,还要会写*汉字。*汉字是方块字。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里,汉字的家就在*的这块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汉字的家吧。

  这个方方正正的格子叫田字格。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书写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书写一

  这节课我们先送一回家。先帮老师在田字格里看一看,一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一是由笔画横组成的,写在横中线上,从左往右,起笔重一点,收笔要顿)你们想不想写?动笔之前,我们先复习以下习字操:头正、身直、肩*、臂开。好,保持这样的姿势开始描红。描好以后,在生字本上再写几次。

  3.小朋友把笔放一下,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描得非常认真,一笔描成,而且压在横中线上。老师还发现,个别小朋友写字的时候,写着写着,不小心肩歪了,头也低了下来。其实,写字也是一种练功,那要天天练。老师相信,小朋友在练字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头正、身直、肩*、臂开。相信你们一定能养成好的写字习惯。有了好的写字习惯,老师也相信,将来你们一定能把字写得非常漂亮。

  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好吗?下课!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

  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试着做动作)那烟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备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诵古诗第三遍,边念边做动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们表走边看美丽的风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一首诗就出来了。现在啊,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边走一边来朗诵这首古诗。(引导幼儿做动作,读出古诗韵味。请一到两个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个小诗人呢!

  三、教师用多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师:小朋友,古诗我们慢慢读来还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实呀,我们还可以变一种方式来读古诗呢!还记得我们之前唱过的《静夜思》吗?我们就把它唱出来吧!

  现在我们来试试用静夜思的曲调来唱《一去二三里》吧!

  嗯,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这样唱出来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读这首古诗,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还可以怎么读这首古诗。(教师边用积木打着拍子边朗诵诗歌)

  原来古诗有这么多种有趣的朗诵方法,小朋友们可以下课之后试着用老师这样打拍子的方法读古诗,你也可以想想还可以用别的来朗读今天学的这首古诗!

  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没有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的小桥,(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可见说话训练不到位。

  二、诵读课文 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我本以为这三个字非常简单,只要学会一“横”就什么都会了,却忽略了刚开始学习写字的一年级小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何况要写好一“横”谈何容易。我在教学时没有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而是三个字一块儿范写、书空、再临摹。这是我这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启发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9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小燕子》歌曲律动。)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

  4、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

  6、指名读,评议正音。(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7、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二)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你们也看见了吗?看见的小朋友举手,还有些小朋友挺诚实没看见,这样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小朋友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组小声读一读,试一试看。

  2、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哪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课件,随机朗读训练。) 烟村四五家:有几户人家在做饭,炊烟袅袅,谁也看到了?你读的真好,老师好象闻到饭的香味。还有谁也能让老师闻到饭的香味?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亭台六七座:你觉得这些亭子怎么样?怪不得你读得这么美,看到这么美的亭子,你想干什么?恩,你已经坐在亭子里了,还有谁也想去坐一坐?想坐的小朋友一块儿读。 八九十枝花: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你能读一读,让老师和小朋友也喜欢吗?谁和她比一比?开火车读?双组赛读。

  一去二三里:那么美丽的地方,离我们不太远,相当于这里到塘桥的路,所以课题说?这是诗人在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一起读一读。

  3、小朋友说得那么好,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让我们再一起夸一夸燕子姐姐的家乡,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小朋友,朗诵到这里,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对,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十个数字藏在里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谁当小老师读?(指名读卡片1-10)

  2、小朋友学得这么热闹,引来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鹅,胖乎乎的,真可爱!哇,这么多,我们一起数一数。(1-10)可是,他们怎么都不动了呢?在找什么呀?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球吗?

  3、怎么,他们还是不开心?原来他们听不懂中文,哎,我们小朋友也很会说英语,一起用英语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4、哇!瞧,他们可高兴了,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唱吧!跳吧!(课件,音乐)

  5、燕子姐姐看到我们小朋友那么能干,给我们送果子来了,谁能读得又准确又响亮,就把果子送给他!(抢读生字,去、里你是怎么记住的?)

  6、燕子姐姐的礼物送完了,现在我们也给燕子姐姐准备点礼物,好吗?送什么好呢?就写个一字吧!看!这是什么格子?中间两条线是什么?一的笔画是横,你能说说怎么写好这一横吗?(指导写“一”)

  四、总结全课。

  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十二个汉字娃娃,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古诗,还参观了燕子姐姐的家乡,喜欢吗?现在,我们要离开了,可是,那炊烟袅袅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把我们对燕子姐姐家乡的喜爱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一去二三里》优秀教案10

  一、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

  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摆-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全班交流。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男女生分别齐读。

  六、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七、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学生练写。

  八、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做找朋友游戏。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

  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选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以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读)两遍。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读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教学追记: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6)

——一去二三里教案10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课文第一册的识字一,是继学习拼音之后第一篇识字课文。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过程与方法: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增强对大自然过的感情,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三、学习特征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入学不久,自制能力普遍处于不稳定状态,上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而且,他们思维尚未成熟,分析问题比较片面,接受新事物是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四、教学策略选择

  本课设计的基本落脚点是让学生充满情趣的识字,在识字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和说话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愉快的参与到识字活动中,达到高效、快速识字的目的。

一去二三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诵读课文。

  难点:把图中的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分辨“八”和“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53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去,你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请看课本上给我们带来的这幅美丽的图片。

  2、根据画面提问:你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提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这幅相配的童谣“一去二三里“

  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解释“里”)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可以同桌互相帮助)

  2、再读课文,用圈圈出文中的生字。

  2、全班交流,检查自读情况,分句读分句纠正:

  (1)区分“四”、“十”的读音。

  (2)找一找诗中其它的*翘舌音的字。

  (3)读准“烟”、“亭”。

  3、请学生读诗:谁把古诗连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图文结合,诵读古诗

  1、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还看到了什么;

  (1)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浏览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谁最喜欢远处景点,请你读。适时点评句中的停顿,并结合实例理解“里”。

  (3)小朋友,再往远点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又看到了什么?根据回答适时评价:“听了你的诵读,我看到了美丽的亭台,鲜艳的花儿,真是美极了!”

  (4)小山村的景色这么美,让我们再放眼看一看吧!(集体朗读古诗)

  四、用生字卡片初步认读生字,提出要求写的三个字。

  五、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1)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交流形近字的异同:“八”和“入”。

  3、拓展延伸:找找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总第54课时)

  一、认识田字格,指导写字

  1、认识田字格: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各部分名称。

  2、认识笔画“一”:介绍名称,范写并讲述书写要领导。学生书空,跟读并练写两三个。

  3、指导写字: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从横的长短变化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两方面来说。)

  (2)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

  (3)示范写出“一、二”,边写边讲述要领。(让学生在书上描红一个,练写一个,注意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4)让学生交流“三”怎么写。(引导学生说出“三”字的先后顺序,长短变化,描红、临写。)

  二、复习背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2、自由读,要求试背课文。

  3、借助图片背课文,

  4、引导学生自由配上动作背课文。

  三、扩展活动

  1、 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

  2、我会用:

  (1)老师出示卡片,会读的同学上台接过卡片带着大家读生字两遍,并读含有生字的诗句。

  (2)图选字填空:出示四条鱼、六支笔、三本书、十朵花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指名先卡片填空。

  板书设计:

  1 地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教案3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程序的安排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教材的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对学生的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涌动着新奇感,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但少数学生也可能不会读。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教案《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一至十及去和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复习拼音、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复习拼音,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教室里很热闹,来了许多老师,还来了一群数字宝宝。你们会读吗?(学生齐读)数字宝宝怎么会到我们的语文课上来了呀?原来数字宝宝在语文里有不一样的写法,你们想知道数字宝宝在语文里是怎样写的吗?

  第二步,结合数字,学习一至十(出示课件)。

  出示一至十、我已经认识了哪一个的形式,读一读,说说怎么记的,组组词,说说话,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舌音和翘舌音。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指名读,请其他小朋友来评一评,提提意见。重点读准:里、烟村、亭台。

  第二环节: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哪些停顿的时间比较长。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问学生:找一找诗中的句子在图中的什么地方体现?然后同桌合作,一生读诗句,一生指图。读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借助插图理解亭台、六七座、烟村、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让不懂的小朋友抛出问题,其他小朋友想办法解决,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探讨问题,理解诗意。

  第四步,感受诗的意境

  觉得这首诗美吗?那么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来,好不好?

  总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使朗读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去二三里教案4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

  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

  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巩固复习生字。

  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

  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纠正四和十的读音。)

  2、听写:一、二、三。

  如果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

  二、认读笔画“横”

  三、认读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

  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师带读,再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

  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

  如果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

  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数字,除了在特别庄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

  了解基数和序数。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数字表示。

  四、小结知识,拓展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许多知识,其实有关数字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意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

一去二三里教案5

  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重点字词的认读:二、四、五、六、七、八、九、十。

  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字卡、课本。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

  你们会不会背古诗啊?都会哪一些?对已学习过的古诗进行复习。

  2、学习古诗《一去二三里》。

  教师朗诵古诗。

  你刚刚听到了什么?这里面都说了一些什么?

  3、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要说的是什么吗?是什么意思呢?

  4、在知道诗意的基础上,完整朗诵这首古诗。

一去二三里教案6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别“八”“入”。

  【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复习六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i yi wu)和三个音节(jia zuo hua)。

  2、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了的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2、出示课题:

  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

  (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

  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

  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教学生字:

  ⑴ 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⑵ 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相机指导“一”的变调。)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了解诗意:

  ⑴ 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⑵ 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⑶ 请小朋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⑷ 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

  (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还有什么问题?

  ⑸ 男女生分别齐读。

  3、课间活动:数数歌。

  六、认识田字格,知道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

  ⑴ 谈话激趣:

  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

  (出示田字格。)

  这就是生字的家。

  (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一遍“田字格”。)

  ⑵ 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指导书写“一”:

  ⑴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⑵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再写。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3:我会用:

  ⑴ 摘苹果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苹果树图(上面挂着12个苹果,每个苹果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摘到后,领大家正确的读两遍,再连读诗句。

  ⑵ 选生字卡填空。

  (图文对应)

  ⑶ 我们来做游戏吧,看看图,找到生字卡片贴一贴,再拼拼,填对读对的就是小老师,黑板上有五幅图,请仔细根据图意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kuai tian pian gua tiao yu duo hua ge qiu ( )块田 ( )片瓜 ( )条鱼 ( )朵花 ( )个球

  二、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

  (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3、背诵全诗,并设问:

  ⑴ 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小山村热闹吗?

  ⑵ 你来到这个小山村,觉得它美吗?

  ⑶ 总结:

  小山村真美,请小朋友一起背,就好象走进了小山村。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文中田字格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及在田字格的位置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

  (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说饶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饶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五、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一去二三里教案7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笔画一(横)。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拼音,激趣导入

  1.复习拼音

  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很多的拼音宝宝,老师这里呀!有一些可爱的拼音宝宝又忍不住跑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瞧!他们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1)整体认读音节:zhi、shi、si、yi、wu

  (2)复韵母ai、iu、an、un、ing

  (3)特殊韵母:er

  (4)音节:huā、jiā、zuò、sān 、cūn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出示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注意观察顺序,可用远处有近处有左边有右边还有) 。

  2.揭示课题

  (1)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1 一去二三里)。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一)中的第1课。

  (2)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长度单位,一里=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操场走大约三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一去二三里》,要求听仔细,说说听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评议、正音。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拼音朋友,也可以问同学、老师。

  5.检查生字

  (1)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2)不带拼音认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抽查读。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门牌、报纸。)

  6.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四、诵读古诗,感悟诗意

  过渡: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指导一的变调: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朗读时,句中适当停顿,句末稍稍延长,数词可读得略重些,突出山村虽小,景色却很美。

  2.了解诗意,指导朗读。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越美。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理解诗意。

  a.亭台六七座

  什么是亭子呢?(出示挂图:亭台)

  师: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师: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b.八九十枝花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花)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c.烟村四五家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师: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师: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d.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也就是说:一路走去二三里路就到了。

  e.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3.诵读背诵。

  (1)*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师指图生读诗)

  (2)同桌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3)过渡: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五、认识田字格,书写笔画一(横)

  1.认识田字格。

  (1)激趣: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宝宝的家在哪里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谁认识它,说一说?(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田字格)

  (3)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拍手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上。

  2.欣赏(已写好字的田字格),感受汉字的美。

  3.书写新笔画一

  (1)出示笔画─(笔画名称:横(hénɡ))

  (2)观察所在位置。

  (3)教师示范,学生书空。边写边说─的起笔和收笔: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4)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身要正,脚放*

  (5)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用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练习组词。

  3.学写笔画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生字

  1.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读。

  3.巩固生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重点认读四、 十。

  (2)说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字都是表示什么?

  与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比较(出示插图二)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

  (3)在哪里见过去、里?有什么办法记住?

  如,加一加:│+云=去 土+=去;二+甲=里 曰+土=里

  (4)比较区别: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5)组词练习。

  (6)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二、指导书写

  1.复习田字格的知识:

  2.指导书写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横这个笔画)

  (2)指导书写一:(写法同笔画横, 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a.学生观察一占田字格的位置怎样?有几笔?

  b.观察书空描红练写。

  c.学生书写时,提醒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导书写二。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

  (4)指导书写三。(三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5)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读儿歌(巩固量词)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2.练习用生字、说话。

  如:一 一个 我有一个漂亮的玩具。

  3.填空

  kuài tián piàn ɡuā tiáo yú

  ( )块田 ( )片瓜 ( )条鱼

  duǒ huā ɡè qiú

  ( )朵花 ( )个球

  4.出示《咏雪诗》,巩固一至十。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一、二、三及分解笔顺。

  2.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一去二三里教案8

  教学设计思路

  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大胆放手,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引领孩子们亲历朗读、识字、感悟、美读、写字的整个学习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合作的快乐以及收获的喜悦。

  精心创设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使得孩子们乐于参与,喜欢学习。

  谈话引入,亲切自然;形式多样,诵读古诗;合作探究,识记生字;游戏激趣,巩固识字;畅谈所悟,品读全诗;探究指导,书写生字;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4.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5.感悟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与本诗和谐一致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自然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答。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看到了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简单的说一说?

  生介绍。

  师:宋朝有一个叫邵雍的人,跟我们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旅游,他还把他旅游时看到的景色写成了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既亲切又自然,同时,又相机进行了口语训练。

  二、熟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古诗。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指字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指名读。

  5.齐读。

  给孩子们足够的读书的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尝试着读,可以使孩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有一个较明晰的了解,增强听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读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全班交流,识记生字。

  指名当“小老师”,把自己认识的字以及记忆方法交给大家。对于孩子们认读起来较困难的字,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鼓励孩子们个性化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们去学,相信他们能学会。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运用生字卡片)。

  3.师出示识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以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在齐心协力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孩子们会深深地体悟到:互助合作的快乐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

  4.游戏:找朋友。老师把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随机给学生,看过后,生说:我是*,我是*,谁是我的好朋友?

  其他同学迅速拿出相对应的卡片,站起来,大声说:我是*,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

  活泼有趣的游戏,有效的激活了孩子们的参与欲望,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巩固拼音与识字的过程中。

  三、感悟内容,感情朗读

  1.齐读古诗。

  2.师:这首诗大家已经会读了,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邵雍都看到了什么?

  生猜。

  “猜一猜诗人看到了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说出熟读古诗之后的个人的独特感悟。

  3.师:(实物投影映示画面)对照图看一看,大家猜对了吗?你们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生答(很美,很漂亮)。

  借助画面,丰富孩子们的个性化的感知,深化他们对古诗的整体感悟。

  4.师:那么,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得很美。

  师:那就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生配乐朗诵,边朗诵边加动作。

  和着优美的乐曲,孩子们一定会把品读之意、体味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一)教师引导,认识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1.师指生认。

  2.师说生指。

  3.同桌互认。

  (二)合作探究,学写“一、二、三、十”。

  1.教师分别板书横和竖,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

  2.全班交流:横从左往右写,要写*;竖从上往下写,要写直。生书空。

  3.小组合作,书空交流四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4.讨论: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提示:除了要注意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以外,还要注意横要写*、竖要写直,更要特别注意二、三两个字的横的长短变化。

  5.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6.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大胆实践中,探索新知,学习书写,获得发展。

  (三)合作探究,学写“四、五”。

  1.教师分别板书横折、横折钩和竖弯,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四)合作探究,学写“六、八”。

  1.教师分别板书点、撇和捺,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合作探究,学写“七、九”。

  1.教师分别板书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师: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节日的资料,要交代清楚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注:日期用*数字表示;其它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请父母帮忙),只要你亲自搜集了,你就会得到一张“搜集资料小绿卡”,积极行动起来吧!

  本环节旨在:其一,帮助孩子们树立搜集信息的意识,初步培养他们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其二,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生字,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

一去二三里教案9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拼音之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本课要求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课文田字格中的范字,是本课要求学会的10个生字,标在田字格上方的是要学生认识的9种笔画。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诵读。

  教学理念:

  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诵读课文和观察插图中认识生字,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说说、读读中自主探究,取得收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认识9种笔画。

  2.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真精神!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生齐唱歌曲《我们一起去郊游》)

  2.(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由远到近观察)看看郊外景色怎么样?我们先看看远处有哪些景物?(亭子)亭子也叫亭台。(出示卡片:亭台)亭子前面有什么呢?(房屋)你们瞧,房屋上面还冒着烟呢,老师觉得人们可能在做饭呢,对不对?煮饭的炊烟饶着整个村子,我们把这村子叫烟村。(出示卡片:烟村)再看近处有什么景物呢?(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

  (二)初读课文

  1.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师配乐范读古诗)这首小诗美吗?你们想不想读呢?自己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如果读不准,你就借助拼音朋友多拼几次,明白吗?(生配乐读古诗)

  2.老师要把这颗小星星呀,送给我们班的***。因为他读书的时候,身子坐得直直的,头正正的,书啊,抓得稳稳的。读书姿势可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接下来呀,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来读这首小诗。一人一句,其他小朋友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好,开始!

  3.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呢,也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快快做好,注意读书姿势。这次听清老师的要求: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三)识记生字

  1.这次小朋友读得都不错。那接下来呀,再听老师的任务:看看课后生字,把每个字拼读两遍。

  2.下面该老师检查你们认读生字的情况了。卡片上的字你会读就举手!(强调:一本身读一声,但和其他生字伙伴在一起的.时候,就该读二声。这是一种变调现象,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接触到很多,这就是我们*语言的奥妙之处)让我们把生字齐读两遍。

  3.脱掉拼音小帽,你们还认识吗?我们开火车来读。抢读。

  (四)配乐诵读课文,启发想象

  1.小朋友们真棒!很快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和这些字宝宝交了朋友,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觉得特别愉快。不过,老师提醒大家:我们要一边读,一边想这幅美丽的画。待会儿告诉大家: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好,开始!

  2.谁愿意把你刚才读课文的感受告诉大家呀!你是从课文哪句话体会到的?

  3.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那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的读一读?这么多同学呀!我们男女生进行比赛,怎么样?读得真美!老师觉得我仿佛已经来到了这个幽静而美丽的小山村。

  (五)书写汉字

  1.认识田字格

  同学们,我们是*人,不但要会认*汉字,还要会写*汉字。*汉字是方块字。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里,汉字的家就在*的这块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汉字的家吧。

  这个方方正正的格子叫田字格。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书写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书写一

  这节课我们先送一回家。先帮老师在田字格里看一看,一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一是由笔画横组成的,写在横中线上,从左往右,起笔重一点,收笔要顿)你们想不想写?动笔之前,我们先复习以下习字操:头正、身直、肩*、臂开。好,保持这样的姿势开始描红。描好以后,在生字本上再写几次。

  3.小朋友把笔放一下,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描得非常认真,一笔描成,而且压在横中线上。老师还发现,个别小朋友写字的时候,写着写着,不小心肩歪了,头也低了下来。其实,写字也是一种练功,那要天天练。老师相信,小朋友在练字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头正、身直、肩*、臂开。相信你们一定能养成好的写字习惯。有了好的写字习惯,老师也相信,将来你们一定能把字写得非常漂亮。

  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好吗?下课!

一去二三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笔画“一”。

  难点:分辨“入”和“八”。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歌谣,初步感受课文的景色美。

  2、认识笔画“一”和田字格,会写“一”。

  【课时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生字“一”,写好笔画“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音节tínɡèryāntái liùjiājiǔhuāshízu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过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一把通往知识宝殿的金钥匙,那就是汉语拼音,有了这些拼音朋友的带领,我们将很快地进入识字王国,在那儿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咦?这是什么地方?不急,你将会从这首古诗中找到答案。知道什么是古诗吗?想读吗?

  2、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音节可以画一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和同桌一起读两遍。

  4、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5、用铅笔圈出这首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记一记。

  6、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7、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齐读诗歌。

  8、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听师范读。刚才脑海里出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要求读流利、读正确。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全班交流: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自主识字的学生)

  2、打乱顺序开火车巩固生字。

  3、给生字排排队。(一至十是数字,去和里不是)

  五、认识田字格,学习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那汉字的家在哪儿呢?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这样四方方的,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分割成四个一样大小的小格。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2、了解作用:有了它们就知道笔画的位置了,可以帮助小朋友把字写工整、写匀称,

  3、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六、指导书写“一”:先师范写,生描红

  1、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摆正,肩放*,腰挺直,脚踏实。还要做到三个一……

  2、指导写字。

  介绍笔画名称:“一”由一笔组成,这个笔画叫横,生书空。

  书写要领:师范写,边写边讲述,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有一点向上斜,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背诵歌谣。

  2、会写生字“二、三”。

  【课时重难点】

  背诵歌谣,会写生字“二、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

  生: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师: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

  生: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师: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

  生: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师: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

  生: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师: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

  生:你说五,我对五,小鹿头上长小树。

  师: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

  生: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师: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

  生: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师: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

  生: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师: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

  生: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师: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

  生: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2、你能把他们与数学数字一一对起来吗?师出示卡片,再板书1-10,让学生连线。

  12345678910

  四五一三二七九六八十

  3、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辨析字形:九—几,去—云,八—入

  4、读一读《咏雪诗》;与书里的诗有哪些地方相似。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

  二、朗读课文,试背。

  1、小朋友们生字学的真好,那课文更要读得既有感情又有韵律。

  2、自由读、同桌读

  3、指名读、全班读。

  三、书写指导

  1、“二”:观察字形,发现什么?横的长短,田字格的位置。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师范写,生描红

  2、“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稍短

  ,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3、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4、把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并加星。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7)

——一去二三里教案10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1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

  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

  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巩固复习生字。

  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

  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纠正四和十的读音。)

  2、听写:一、二、三。

  如果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

  二、认读笔画“横”

  三、认读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

  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师带读,再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

  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

  如果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

  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数字,除了在特别庄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

  了解基数和序数。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数字表示。

  四、小结知识,拓展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许多知识,其实有关数字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意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

一去二三里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9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识记汉字,并在田字格中将汉字写正确,写规范,写漂亮。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三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汉语拼音

  1、出示:yī sì wǔ shí zhī

  (1)指名认读。

  (2)说说它们是什么音节?(师提示:整体认读音节不可拼读)

  (3)齐读。

  2、出示:èr-rè shān-sān tíng-tǐng

  (1)指名认读,会读哪一组就读哪一组。

  (2)指名读,试着将三组都读准。

  (3)齐读。

  二、新授

  (一)导入

  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了。

  (二)初读课文

  1、出示插图及课文。

  2、看图,听老师读课文。思考: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从远到近画了哪些景物?

  3、多么美的地方呀,刚才老师给大家读的这首童谣,就是描写这里的。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也来把这首童谣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一行,谁来模仿老师的样子把第一行读好!

  师:一眼望去,小山村并不远!只有两三里路。简要讲解一下“里”。

  2、指导“一去”后面可以稍稍停顿。在句子中加“/”表示停顿,读好第一句!

  3、到了小山村,你看到了些什么呢?

  (学生说相关景物,出示相关词句和图面!指导观察理解与朗读。)

  (1)烟村:冒着炊烟的村

  (2)四五家,六七座:泛指,指有一些的意思。

  (3)八九十枝花:也是泛指,从图上看,可以理解为很多的意思。

  4、我们走进山村,欣赏了这里的美景,你能试着将这首童谣连起来读好吗?

  (1)自由读。

  (2)指名读。

  5、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1)分小组读。

  (2)比赛读。

  (3)齐读。

  三、学习生字

  (一)单独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认读。在读“一”时,指导学生认识第一声的变调。

  1、讲解“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调,在第四声之前读二声,如“一去二三里”“一块地”、“一片海”;在第一,三声之前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2、出示:“一去二三里”“一块地”、“一片海”

  “一棵树”、“一朵花”“一条小鱼”

  让学生读一读。

  3、做“找朋友”的游戏。(出示拼音找汉字)

  (二)指导识记并书写汉字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汉字的家——田字格。

  学说拍手儿歌认识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中心点,各个方位记心间。”

  2、出示基本笔画:横,竖,横折

  (1)指导书空。

  (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着重指导基本笔画的运笔及行笔方法。

  (3)练习在田字格中书写。

  3、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五个汉字:一,二,三,十,五

  (1)指导书空汉字,并学习看书上的笔顺图。

  (2)师范写,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师行间巡视。

  (4)反馈书写情况。

  四、作业设计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一二三十五”这几个生字。

  3、自己找一些带有数字的儿歌,练习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识字1(汉字上加拼音)

  插图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儿歌。

  2、适当拓展,巩固已学知识,激发阅读兴趣。

  3、认识6种基本笔画,复习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进行认读。

  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进行认读。

  3、出示课文,让学生将“一”到“十”十个汉字贴入课文空缺的地方。

  ( )去( )( )里,

  烟 村( )( )家,

  亭 台( )( )座,

  ( )( )( )枝 花。

  4、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情况。

  二、指导背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儿歌了吗?说给大家听听。

  2、你能有什么样的词语来夸夸小山村。

  3、假如你是一位小导游,请你看着图,用这首儿歌来介绍一下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看图,背诵)

  (1)指名背。

  (2)分男女生背。

  (3)齐背。

  三、拓展练习

  1、将自己找到的带有数字的儿歌读给同座听。

  2、出示一段数字儿歌让学生读一读。

  数 星 星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比赛读。

  四、指导识字,书写

  1、出示基本笔画:竖弯,点,竖弯钩,撇,捺,横折 弯钩

  (1)指导书空。

  (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着重指导基本笔画的运笔及行笔方法。

  (3)练习在田字格中书写。

  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五个汉字:七,八,九,六,四

  (1)指导书空汉字,并学习看书上的笔顺图。

  (2)师范写,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师行间巡视。

  (4)反馈书写情况。

  五、作业设计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练习书写“七,八,九,六,四”这几个生字。

  3、写一写你知道的节日的日期,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一去二三里教案3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程序的安排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教材的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对学生的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涌动着新奇感,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但少数学生也可能不会读。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教案《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一至十及去和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复习拼音、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复习拼音,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教室里很热闹,来了许多老师,还来了一群数字宝宝。你们会读吗?(学生齐读)数字宝宝怎么会到我们的语文课上来了呀?原来数字宝宝在语文里有不一样的写法,你们想知道数字宝宝在语文里是怎样写的吗?

  第二步,结合数字,学习一至十(出示课件)。

  出示一至十、我已经认识了哪一个的形式,读一读,说说怎么记的,组组词,说说话,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舌音和翘舌音。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指名读,请其他小朋友来评一评,提提意见。重点读准:里、烟村、亭台。

  第二环节: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哪些停顿的时间比较长。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问学生:找一找诗中的句子在图中的什么地方体现?然后同桌合作,一生读诗句,一生指图。读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借助插图理解亭台、六七座、烟村、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让不懂的小朋友抛出问题,其他小朋友想办法解决,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探讨问题,理解诗意。

  第四步,感受诗的意境

  觉得这首诗美吗?那么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来,好不好?

  总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使朗读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去二三里教案4

  教学目标:

  一、欣赏并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磁带配乐古诗《一去二三里》。

  三、视频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2.讨论。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二、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

  1.图文结合,理解古诗描写的美好意境。

  播放电视图片,教师为幼儿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帮助幼儿学习古诗。"一去二三里",意思就是说诗人从别处走来,走了很远大概是二三里路,"烟村四五家",看见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四五户人家,"门前六七树"就是这些人家的门前长着一些树木,"八九十枝花"说的是路边、房前屋后都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2.结合课本图片,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诗意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教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两个数字小兄弟,从家里出来去山上放牛(或者是骑着牛去游玩),走了大概二三里的路,看见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村里住着四五户人家,正遇上做饭时间,可以看见袅袅炊烟,家家门前都有六七棵树,村子里还传来了鸡、鸭、牛、羊、狗的叫声和小朋友们的嬉笑声,走近一看,房前屋后还有路边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蜜蜂、蝴蝶、蜻蜓在花丛中飞舞,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这个小村子真的是太美了!

  三、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1.教师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幼儿手指字跟着老师一起轻声朗诵。

  2.幼儿集体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3--4遍。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读准字音。

  3.分组学习朗读古诗《一去二三里》,在用感情朗读的同时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四、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本活动。

  课后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没有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的小桥,()的桃花,()的房子等等。可见说话训练不到位。

  二、诵读课文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我本以为这三个字非常简单,只要学会一“横”就什么都会了,却忽略了刚开始学习写字的一年级小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何况要写好一“横”谈何容易。我在教学时没有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而是三个字一块儿范写、书空、再临摹。这是我这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启发。

一去二三里教案5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别“八”“入”。

  【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复习六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i yi wu)和三个音节(jia zuo hua)。

  2、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了的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2、出示课题:

  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

  (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

  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

  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教学生字:

  ⑴ 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⑵ 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相机指导“一”的变调。)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了解诗意:

  ⑴ 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⑵ 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⑶ 请小朋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⑷ 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

  (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还有什么问题?

  ⑸ 男女生分别齐读。

  3、课间活动:数数歌。

  六、认识田字格,知道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

  ⑴ 谈话激趣:

  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

  (出示田字格。)

  这就是生字的家。

  (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一遍“田字格”。)

  ⑵ 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指导书写“一”:

  ⑴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⑵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再写。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3:我会用:

  ⑴ 摘苹果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苹果树图(上面挂着12个苹果,每个苹果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摘到后,领大家正确的读两遍,再连读诗句。

  ⑵ 选生字卡填空。

  (图文对应)

  ⑶ 我们来做游戏吧,看看图,找到生字卡片贴一贴,再拼拼,填对读对的就是小老师,黑板上有五幅图,请仔细根据图意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kuai tian pian gua tiao yu duo hua ge qiu ( )块田 ( )片瓜 ( )条鱼 ( )朵花 ( )个球

  二、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

  (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3、背诵全诗,并设问:

  ⑴ 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小山村热闹吗?

  ⑵ 你来到这个小山村,觉得它美吗?

  ⑶ 总结

  小山村真美,请小朋友一起背,就好象走进了小山村。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文中田字格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及在田字格的位置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

  (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说饶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饶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五、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一去二三里教案6

  一,比赛复习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拼音朋友,你们认识他们么?

  1.出示拼音教具

  2同学们读的真棒,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去汉字王国里认识生字宝宝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识字一,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指导朗读

  大家来读一遍,

  1.学生自读一遍

  2.全班齐读(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是相信肯定有读得更好地,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3个读(教师评价)

  4师范读(再来听老师读一遍,老师读得时候你要认真听,听听老师读的和刚才这几个小朋友读的哪里有什么不一样)

  6再次个读

  7大家都成小诗人了,老师要奖励一首儿歌《数鸭子》

  三、学习认读生字

  师:在这首童谣中还有一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从童谣中请出来!

  1请小朋友开火车来当小老师,每一个小朋友要声音洪亮拼读一个字(小火车)

  2真棒!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好老师,这样你会读吗?(打乱顺序)

  3游戏:找朋友(领读两遍)

  4去掉拼音读

  四,指导生字书写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还有三个生字宝宝需要我们写一写!我们一起写一写好不好?我们知道拼音写在四线三格里,那么汉字宝宝写在哪呢?这就是汉字宝宝的家,他们的家叫田字格,

  1、(出示田字格) 这就是田字格,我们用一首儿歌来记住它(拍手读)“田字格 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 右下格,横中线 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范写:(师手在白板上示范后再书写)“一”,这就是“一”横在田字格里就是一,边写边讲解要领:起笔稍重先顿一下,然后运笔,从左往右写在横钟线上,稍稍往上,收笔时再顿一下再往回提一下,向右稍按一下,写在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写一个)

  3,“二”这就是“二”就是两横,观察一下,我们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这两横有什么不一样?二也是由横组成,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中(写一个)

  4,“三”(三有三横组成,应该注意什么?)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写一个)

  5,在课本上描红再写,教师巡视指导 大屏幕对比

  6,大家把生字写的这么漂亮,都成小书法家了(给自己鼓掌加个油吧),老师把他们放进古诗里还要把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

  7全班齐读古诗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会读了这篇课文认识了十个生字宝宝,还写了三个生字,收货可真不小,明天我们继续在学习这篇课文,去认识更多的 朋友!

  六《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 )的小桥,(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

  二、诵读课文 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读文时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先练习笔画,横、竖、撇、捺各一行,然后带着学生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学生兴趣盎然。

一去二三里教案7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笔画一(横)。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分辨八和入。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拼音,激趣导入

  1.复习拼音

  我们在拼音王国认识了很多的拼音宝宝,老师这里呀!有一些可爱的拼音宝宝又忍不住跑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瞧!他们来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1)整体认读音节:zhi、shi、si、yi、wu

  (2)复韵母ai、iu、an、un、ing

  (3)特殊韵母:er

  (4)音节:huā、jiā、zuò、sān 、cūn

  2.激趣导入

  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出示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注意观察顺序,可用远处有近处有左边有右边还有) 。

  2.揭示课题

  (1)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1 一去二三里)。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一)中的第1课。

  (2)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长度单位,一里=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操场走大约三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一去二三里》,要求听仔细,说说听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评议、正音。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拼音朋友,也可以问同学、老师。

  5.检查生字

  (1)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2)不带拼音认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抽查读。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门牌、报纸。)

  6.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四、诵读古诗,感悟诗意

  过渡: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指导一的变调: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朗读时,句中适当停顿,句末稍稍延长,数词可读得略重些,突出山村虽小,景色却很美。

  2.了解诗意,指导朗读。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越美。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理解诗意。

  a.亭台六七座

  什么是亭子呢?(出示挂图:亭台)

  师: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师: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b.八九十枝花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花)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c.烟村四五家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师: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师: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d.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也就是说:一路走去二三里路就到了。

  e.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3.诵读背诵。

  (1)*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师指图生读诗)

  (2)同桌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3)过渡: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五、认识田字格,书写笔画一(横)

  1.认识田字格。

  (1)激趣: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宝宝的家在哪里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谁认识它,说一说?(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田字格)

  (3)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拍手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上。

  2.欣赏(已写好字的田字格),感受汉字的美。

  3.书写新笔画一

  (1)出示笔画─(笔画名称:横(hénɡ))

  (2)观察所在位置。

  (3)教师示范,学生书空。边写边说─的起笔和收笔: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4)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身要正,脚放*

  (5)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用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练习组词。

  3.学写笔画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生字

  1.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读。

  3.巩固生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重点认读四、 十。

  (2)说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字都是表示什么?

  与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比较(出示插图二)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

  (3)在哪里见过去、里?有什么办法记住?

  如,加一加:│+云=去 土+=去;二+甲=里 曰+土=里

  (4)比较区别: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5)组词练习。

  (6)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二、指导书写

  1.复习田字格的知识:

  2.指导书写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横这个笔画)

  (2)指导书写一:(写法同笔画横, 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a.学生观察一占田字格的位置怎样?有几笔?

  b.观察书空描红练写。

  c.学生书写时,提醒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导书写二。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

  (4)指导书写三。(三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5)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读儿歌(巩固量词)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2.练习用生字、说话。

  如:一 一个 我有一个漂亮的玩具。

  3.填空

  kuài tián piàn ɡuā tiáo yú

  ( )块田 ( )片瓜 ( )条鱼

  duǒ huā ɡè qiú

  ( )朵花 ( )个球

  4.出示《咏雪诗》,巩固一至十。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一、二、三及分解笔顺。

  2.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一去二三里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5个生字,认识4种笔画“横折钩、竖弯钩、点、捺”。

  2.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几个音节:ēr bā liù sì shí。

  2.复习几个偏旁:“(横折钩)、)(竖弯钩)、(点)、(捺)”。

  3.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并说说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左后右。

  二、新课

  (一)

  1.话导入:昨天,小朋友们欣赏了美丽醉人的香山红叶,今天,我们到可爱的乡村看一看,你们高兴吗?请你们用拼音这把金钥匙第二课的大门,自己试着读一读。要求:眼看拼音,手可指着音节读,自己读完后,再相互读给同桌听。

  2.名读课文。请小朋友注意听,看他读得怎么样(2-3人)根据出现的问题,练习朗读。教师范读后,学生再读,可再齐读一遍。

  3.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看书上的图,然后说一说,你想告诉同学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什么?

  (二)

  1.美丽的小村庄里,有5位小朋友要到我们班做客,看同学们能否找出它,在生字下面点上小点。

  卡片出示生字:二、四、六、八、十。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谁发现了,我们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2.学们读得真好,这5位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4件礼物,你们想看看吗?“(横折钩)、)(竖弯钩)、(点)、(捺)”,嗬!原来是四种笔画,这可是组成汉字的宝宝啊,我们可得记住它。生读──书空──桌书。

  3.指导写。下面我们把5位小朋友请到明亮干净的客厅里,请同学们拿出田字格。指导写“二、四、六、八、十”。

  4.生练写,师巡视。

  三、复习巩固

  1.看图读拼音写字。

  2.猜字。一升说,其他猜。

  3.读课文,背诵。

  四、拓展。

  *时,我常听同学们读有关数字的儿歌,谁能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1.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教室,在操场,

  我的朋友在这里。

  2.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五、验收。听写:二、四、六、八、十

一去二三里教案9

  【课堂实录】

  一、激发兴趣,学认诗题

  师:同学们会数数吗?咱们一起从1数到10吧!

  生:(兴致勃勃地数数。)

  师:l—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诗人叫邵雍(教师板书诗人名和朝代),他把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这样一首诗(出示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师一边范读诗题一边板书诗题)这就是诗题,谁来读诗题?

  生:(指名读,齐读诗题。)

  师:(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圈划生字,认读古诗

  师: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生:(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课后双横线中的字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是借助拼音认识的。

  师:会借助拼音认字,真了不起!

  生:我是问大人认识的。

  生:我是读书的时候认识的。

  师:看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用到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把这几个字圈出来。(师在黑板上示范用圆圈圈出生字)

  生:(学生圈划生字)

  师:你们瞧老师也把生字圈出来了,你们圈对了吗?圈对了就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

  生:(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师:看来大家都会圈生字了,真了不起!那么你们以后再碰到条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这样圈得又快又好吗?

  生:能!

  师:同座之间互相读读这5个字。他全读准了,夸夸他;如果他没读准,就请你帮他。

  生:(学生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师:(教师巡视指导。)

  师:全读准了的同学请举手,真了不起!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师:(出示“台”)谁来读?

  生:(大声读。)

  师:声音真响亮!

  生:(读得准。)

  师:字音读得真准!

  生:(全班齐读。)

  师:(出示“亭台”)

  生:(读得准。)

  师:“亭”字后鼻音发得真准。

  生:(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六”)

  生:(读得准。)

  师:边音读得真准!

  生:(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出示“花”)

  生:(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三”、“十”)这两个字可不好读,谁会读?

  生:(指名读)

  师:你们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提醒学生读准*、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

  生:(学生齐读)

  师:“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随机抽生字卡)

  生:(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字音都读准了,相信大家再读古诗,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赶快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古诗)

  师:大家看(师手指每行诗句),这首诗一共有这样四行,分别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行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顺。

  生:(分行读古诗。)

  师:哪个小评委来评一评。

  生:我认为他们都读得很准。

  师:你真会听!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四行诗可以分成几句呢?

  生:可以分成两句,因为我们以前学习儿歌时老师说过有句号的地方就算一句。

  师:你真会学习,还能结合以前学到的知识总结出规律呢!对了,每两行是一句,这首诗一共有两句,下面就请男生读第一句师,女生读第二句诗。比比谁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生:(男女生比赛读)

  三、借助画面,感悟诗意。

  师:你们都读得很好,老师要奖励大家,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小山村看看,好吗?

  生:好!

  师:咱们出发吧!(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一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诗人来到这里,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教师范读古诗)谁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谢谢你的夸奖,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得有感情吗?因为老师把自己当成了诗人,想象自己也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读出来了。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走近些看看吧!(CAI出示画面)我们往前走了二三里远的路,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几座房子。

  生:我看到了从房子里冒出了烟!

  师:你们真会观察,这几户人家的烟囱里正飘出袅袅炊烟呢!(出示词卡“烟村”)谁愿意把“烟村”这个词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分别几位学生指读,齐读)

  师:(CAI点击图上村庄部分,出现“烟村”一词)诗人将这里称作“烟村”,炊烟袅袅,烟雾笼罩着整个村子呢!谁愿意把第一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得较流利)

  师:你将自己所看到的都读出来了,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谁再来读第一句?

  生:(读得很有节奏感)

  师:这真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啊!你将你的感受也都出来了呢!我也想读一读了!(教师范读)谁再来读读第一句?

  生:(指名读、齐读)

  师:(出示画面)往远处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山。

  生:我看到了山上有几座亭子。

  师:(出示画面)在这样的亭子里,游人可以休息,还可以看风景呢!(出示词卡“亭台”)谁愿意把“亭台”这个词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分别几位学生指读,齐读)

  师:(点击“亭子”,出现“亭台”一词)人们在正在亭台里休息,看风景呢!再看看近处,你又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鲜花。

  师: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通过朗读介绍给大家。

  生:(读得较投入)

  师:我听出来了,你站在亭台上欣赏远处美丽的风景,心情十分舒畅!大家再想象一下,这些花都有哪些颜色?

  生:(指名几个学生回答:黄色、红色、粉红色、蓝色……)

  师:真是五颜六色,多美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得很美。)

  师:你读出了鲜花的美!

  生:(突出了“亭台”)

  师:在亭子里看风景一定享受!

  生:(分男女生读)

  师:你们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了,将小山村四周的美景都读出来了,我也想和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生:(师、生齐读)

  师:诗人用这样一首小小的诗,就将自己所闻、所见、所感都写出来了。小山村的宁静、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下面就在四人小组中,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小组读古诗。)

  师:(教师相机指导)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

  生:(轮流读)

  师:你们真会合作。

  生:(齐读,有韵味。)

  师: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很美!

  师:那你们能读得比他们还美吗?

  生:(带动作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们不仅读得很美,还带上了动作呢!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一看吧。

  生:(配乐齐读)

  四、快乐游戏,背诵古诗。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用这首诗向别人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吧!先试着自己背一背。

  生:(学生自由背诵)

  师:谁来当小小宣传员?

  生:(摇头晃脑地背诵)

  师:你这个宣传员真像位小诗人。

  生:(背诵得十分有感情,有韵味。)

  师:你真会宣传这里

  生:(指名配乐、配画做动作背诵)

  师: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古诗记住了!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他就能和你交上朋友了。

  生:(随机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不能真的到那个宁静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读、看、想仿佛已经让自己置身于那幽静、美丽、古朴的小村庄中,体会到诗人的感受。有的同学还试着将它背了下来,像这样的课就叫做古诗诵读(教师板书:古诗诵读)。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在古诗诵读课中学会更多的古诗。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师:清朝有个叫郑板桥的诗人也用数字写出了一首描写美丽雪景的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出示古诗)听老师读一读,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边听,边看,边想,听完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大雪!

  师:是啊!这首小小的诗就写出了满天飞舞的大雪!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指名读、齐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和数字有关的诗,回家之后把这两首诗都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

  生:好。

  师: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收集更多和数字有关的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一去二三里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课后反思】

  这篇古诗诵读是一年级的学生在结束汉语拼音的学习后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诵读这个课型,虽然有很多孩子曾经读过古诗,有的甚至可以背出几十,甚至上百首古诗,可是那种读背和古诗诵读课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在第一次古诗诵读课上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诗题、诗人,了解一首诗有几行,有几句,通过诵读古诗认字,同时借助图片了解古诗的大意,并且通过熟读达到成诵的目的……可以说这次是学生与古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如何让学生做好这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以后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从表象入手,重视简单的内容

  第一次学习古诗诵读就像我们第一次和一个陌生人的人见面一样,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人,我们只能看表象。比如说,这个人他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是哪里人等等。所以学生在初见古诗诵读这个课型的时候我首先从学生所能直接看到的表象入手,一边板书诗题和诗人的名字一边告诉学生哪是诗题,谁是写这首诗的诗人他叫什么名字。然后通过自己板书示范让学生明白这首诗中那些字是生字,怎样把它们从诗中圈出来。并且告诉他们这首诗有几行,再让他们猜一猜这首诗有几句,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是行什么是句,以及行、句间的关系。这些方面作为教师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来,再简单不过了,往往就被忽略掉了,不会作为一节课的重点,可是这些对于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正是古诗学习的基础,同样也是一年级学生阅读起步的基础。

  2、读、看、想结合,充分利用图片理解古诗

  有的学生会背很多的古诗,可是却不理解古诗的意义。在古诗诵读课上我们就要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古诗诵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第一次接触古诗诵读,如果用生硬的说教式,或抓住一个字、一个词逐词逐字地分析明显不适合一年级的学生,会打消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使他们不想学古诗,害怕学古诗。因此,我在处理这一教学难点的时候就运用了诗文边的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3、及时归纳,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

  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古诗诵读这个课型他们不了解,还有很多学习方法他们也不了解。因此,在第一节古诗诵读课中如何让他们认识什么叫做古诗诵读,如何让他们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成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及时地归纳总结,加深印象,使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学生圈生字时,我就适当进行点拨,问学生:“你们以后再碰到条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这样圈得又快又好吗?”这一问就提醒了学生以后碰到生字也应该像今天这样把它圈出来。还有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时候,我首先通过有感情范读告诉学生要想读得跟老师一样有感情就要把自己当成诗人去想象,去体会。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朗读这种方法来体会诗人的感受。学生在很好地完成了古诗诵读的任务后我又及时地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读、看、想仿佛已经让自己置身于那幽静、美丽、古朴的小村庄中,体会到诗人的感受。有的同学还试着将它背了下来,像这样的课就叫做古诗诵读。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在古诗诵读课中学会更多的古诗。”既让我学了解了“读、看、想”的学习方法,又让学生了解到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古诗诵读的过程。学生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课型就不会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陌生了。

  学生的“第一次”可能教师们曾经教过很多次,这些第一次往往因为习以为常而被忽略掉,从而痛失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时机。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时机抓住这些第一次,使学生在第一次与文本的接触中真正做到“亲密”。

一去二三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笔画“一”。

  难点:分辨“入”和“八”。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歌谣,初步感受课文的景色美。

  2、认识笔画“一”和田字格,会写“一”。

  【课时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生字“一”,写好笔画“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音节tínɡèryāntái liùjiājiǔhuāshízu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过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一把通往知识宝殿的金钥匙,那就是汉语拼音,有了这些拼音朋友的带领,我们将很快地进入识字王国,在那儿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咦?这是什么地方?不急,你将会从这首古诗中找到答案。知道什么是古诗吗?想读吗?

  2、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音节可以画一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和同桌一起读两遍。

  4、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5、用铅笔圈出这首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记一记。

  6、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7、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齐读诗歌。

  8、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听师范读。刚才脑海里出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要求读流利、读正确。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全班交流: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自主识字的学生)

  2、打乱顺序开火车巩固生字。

  3、给生字排排队。(一至十是数字,去和里不是)

  五、认识田字格,学习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那汉字的家在哪儿呢?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这样四方方的,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分割成四个一样大小的小格。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2、了解作用:有了它们就知道笔画的位置了,可以帮助小朋友把字写工整、写匀称,

  3、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六、指导书写“一”:先师范写,生描红

  1、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摆正,肩放*,腰挺直,脚踏实。还要做到三个一……

  2、指导写字。

  介绍笔画名称:“一”由一笔组成,这个笔画叫横,生书空。

  书写要领:师范写,边写边讲述,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有一点向上斜,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背诵歌谣。

  2、会写生字“二、三”。

  【课时重难点】

  背诵歌谣,会写生字“二、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

  生: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师: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

  生: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师: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

  生: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师: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

  生: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师: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

  生:你说五,我对五,小鹿头上长小树。

  师: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

  生: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师: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

  生: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师: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

  生: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师: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

  生: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师: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

  生: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2、你能把他们与数学数字一一对起来吗?师出示卡片,再板书1-10,让学生连线。

  12345678910

  四五一三二七九六八十

  3、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辨析字形:九—几,去—云,八—入

  4、读一读《咏雪诗》;与书里的诗有哪些地方相似。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

  二、朗读课文,试背。

  1、小朋友们生字学的真好,那课文更要读得既有感情又有韵律。

  2、自由读、同桌读

  3、指名读、全班读。

  三、书写指导

  1、“二”:观察字形,发现什么?横的长短,田字格的位置。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师范写,生描红

  2、“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稍短

  ,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3、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4、把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并加星。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8)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1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难点:

  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行评价和交流。

  ppt课件。

  大小、形状不同的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难点:

  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行评价和交流。

  ppt课件。

  大小、形状不同的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三个字(出示“一、二、三”),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1、都是由“横”组成的。

  指导写好“一”(顿一顿,横过去,再顿一顿,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观察“二”字的两横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三”的.三横长短变化,并与“二”中两横间的距离作比较,得出结论:三横之间要稍靠紧些。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师自言自语)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有个人就闹了这么个笑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听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9)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说课稿1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溢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示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同学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同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局部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标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同学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同学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同学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局部同学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同学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和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同学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示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课前同学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同学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溢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同学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小朋友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同学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同学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同学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同学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同学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同学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同学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同学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同学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同学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掌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同学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同学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同学:.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同学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标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一去二三里》语文说课稿3篇(扩展10)

——幼儿语言活动《一去二三里》教案

幼儿语言活动《一去二三里》教案1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别“八”“入”。

  【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复习六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i yi wu)和三个音节(jia zuo hua)。

  2、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了的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2、出示课题:

  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

  (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

  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

  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学生。)

  4、教学生字:

  ⑴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⑵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相机指导“一”的变调。)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了解诗意:

  ⑴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⑵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⑶请小朋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⑷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

  (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还有什么问题?

  ⑸男女生分别齐读。

  3、课间活动:数数歌。

  六、认识田字格,知道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

  ⑴谈话激趣:

  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

  (出示田字格。)

  这就是生字的家。

  (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一遍“田字格”。)

  ⑵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指导书写“一”:

  ⑴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⑵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再写。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3:我会用:

  ⑴摘苹果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苹果树图(上面挂着12个苹果,每个苹果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摘到后,领大家正确的读两遍,再连读诗句。

  ⑵选生字卡填空。

  (图文对应)

  ⑶我们来做游戏吧,看看图,找到生字卡片贴一贴,再拼拼,填对读对的就是小老师,黑板上有五幅图,请仔细根据图意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kuai tian pian gua tiao yu duo hua ge qiu ( )块田( )片瓜( )条鱼( )朵花( )个球

  二、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

  (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3、背诵全诗,并设问:

  ⑴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小山村热闹吗?

  ⑵你来到这个小山村,觉得它美吗?

  ⑶ 总结:

  小山村真美,请小朋友一起背,就好象走进了小山村。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文中田字格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及在田字格的位置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

  (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扩展活动

  1、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跟好朋友一起说饶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饶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五、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多文范文网 https://www.zzhangzheng.com

Copyright © 2009-2022 . 多文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09028588号-2

Top